內部控制的概念和要素_25年注冊會計師審計學習要點




教材是注冊會計師審計備考的核心資料,基礎階段一定要認真研讀。審計教材語言專業、邏輯嚴謹,初次閱讀可能會覺得晦澀難懂,但不要輕易放棄。東奧根據教材及老師講義整理了25年注冊會計師審計學習要點講解,趕快來學習吧!
【所屬章節】
第七章:風險評估
第四節:了解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各要素
【知 識 點】
內部控制的概念和要素
內部控制 | 內部控制(簡稱控制):是指被審計單位為實現控制目標所制定的政策和程序。其中: 1.政策:是指被審計單位為了實施控制而作出的應當或不應當采取某種措施的規定。 政策是通過被審計單位人員采取相關行動或限制該人員采取與政策相沖突的行動而得以貫徹的 2.程序:是指為執行政策而采取的行動 | |
內部控制體系 | 含義 | 內部控制體系:是指由治理層、管理層和其他人員設計、執行和維護的體系,以合理保證被審計單位能夠實現①財務報告的可靠性,②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以及③遵守適用的法律法規等目標 |
構成要素 | 防止錢被盜: 1.內部環境(控制環境)(與財務報表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有關) 2.風險評估(先假設沒有控制,會導致哪些風險,還是識別、評估)(賒銷:評估客戶的信用等級) 3.信息與溝通(信息系統與溝通) 4.控制活動 5.內部監督 |
● ● ●
以上就是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科目知識點“內部控制的概念和要素”的相關內容,審計科目對刷題的要求雖然不算太大,但是在基礎入門階段,習題能對考生們理解知識點起到不小的作用,以下為免費題庫內容,快來打卡吧!
注:以上內容選自張敬富老師《審計》科目基礎班授課講義
(本文是東奧會計在線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東奧會計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