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控制和間接控制_24年注冊會計師審計劃重點
注冊會計師審計科目的考試,第四節與第三節相同,都是歷年考核的重點。其中第四節在歷年考試中曾多次以客觀題和主觀題的形式考查,所以考生在強化階段應該有針對性的使用各類習題進行練習,以下為審計科目知識點直接控制和間接控制的內容,一起來看!
推薦閱讀:2024年注會審計備考劃重點匯總>>
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科目與事務所工作息息相關,在事務所中主要是從事審計工作,所以我們所學的知識未來將成為實務工作的依托。為了幫助考生學好審計,抓住審計科目的重點,東奧根據輕一老師講義梳理了審計科目重點內容,一起來打卡>>
【所屬章節】
第七章:風險評估
第四節:了解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各要素
【知 識 點】
直接控制和間接控制
(一)識別與審計相關的控制的方法
1.了解內部控制的總體要求
注冊會計師需要了解和評價的內部控制,只是與財務報表審計相關的內部控制,并非被審計單位所有的內部控制。
2.了解與財務報表審計相關的內部控制
(1)雖然大部分與審計相關的控制可能與財務報告相關,但并非所有與財務報告相關的控制都與審計相關,確定一項控制單獨或連同其他控制是否與審計相關,需要注冊會計師作出職業判斷。
(2)被審計單位的目標和控制,與財務報告、經營及合規有關。但這些目標和控制并非都與注冊會計師的風險評估相關。
(3)如果與經營和合規目標相關的控制與注冊會計師實施審計程序時評價或使用的數據相關,則這些控制也可能與審計相關。
(4)如果在設計和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時擬利用被審計單位內部生成的信息,針對該信息完整性和準確性的控制可能與審計相關。
(5)用于防止未經授權購買、使用或處置資產的內部控制,可能包括與財務報告和經營目標相關的控制。注冊會計師對這些控制的考慮,通常僅限于與財務報告可靠性相關的控制。
(6)被審計單位通常有一些與目標相關但與審計無關的控制,注冊會計師無須對其加以考慮。
例如,被審計單位可能依靠某一復雜的自動化控制提高經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如航空公司用于維護航班時間表的自動化控制系統),但這些控制通常與審計無關。進一步講,雖然內部控制應用于整個被審計單位或所有經營部門或業務流程,但是并非每個經營部門和業務流程的內部控制,都與審計相關。
3.在判斷一項控制單獨或連同其他控制是否與審計相關時,可能考慮下列事項:
(1)重要性;
(2)相關風險的嚴重程度;
(3)被審計單位的規模;
(4)被審計單位業務的性質,包括組織結構和所有權特征;
(5)被審計單位經營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6)適用的法律法規;
(7)內部控制的情況和適用的要素;
(8)作為內部控制組成部分的系統(包括使用服務機構)的性質和復雜性;
(9)一項特定控制(單獨或連同其他控制)是否以及如何防止或發現并糾正重大錯報。
(二)直接控制和間接控制區分的依據及作用
1.劃分依據
與財務報表審計相關的內部控制,按照其對防止、發現或糾正認定層次錯報發揮作用的方式,分為直接控制和間接控制。這種分類有助于注冊會計師識別和評估財務報表層次以及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
2.直接控制和間接控制的定義
(1)直接控制是指足以精準防止、發現或糾正認定層次錯報的內部控制,即對防止、發現或糾正認定層次錯報產生直接影響。
(2)間接控制是指不足以精準防止、發現或糾正認定層次錯報的內部控制,即對防止、發現或糾正認定層次錯報產生間接影響。
3.內部控制要素的分類
內部控制要素 | 控制類別 |
A內部環境 B風險評估 C內部監督 | 主要是間接控制,但某些控制也可能是直接控制 |
D信息系統與溝通 E控制活動 | 主要為直接控制 |
4.作用
(1)內部環境為內部控制體系其他要素的運行奠定了總體基礎。內部環境不能直接防止、發現并糾正錯報,但可能影響內部控制體系其他要素中控制的有效性。同樣,風險評估和內部監督也旨在支持整個內部控制體系。
(2)內部環境、風險評估和內部監督是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基礎,其運行中的任何缺陷都可能對財務報表的編制產生廣泛的影響。因此,注冊會計師對這些要素的了解和評價,更有可能影響其對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和評估,也可能影響對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和評估。
(3)注冊會計師對信息系統與溝通以及控制活動的了解和評價更有可能影響其對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和評估。
注冊會計師考試時間為8月23日-25日,請各位考生完成知識點學習后,搭配習題練習鞏固檢驗,加深理解!上文知識點內容根據劉圣妮老師《輕一基礎精講班》講義整理,劉圣妮老師主講的C雙名師輕松過關?班課程正在更新!點擊了解課程詳情>>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