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負債
(一)負債的定義、特征及其確認條件
1.定義 | 負債:是指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現時義務。 |
2.特征 | (1)負債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現時義務:是指在現行條件下已承擔的義務) (2)負債的清償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現金、實物資產、提供勞務、轉為資本等) (3)負債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 【特別提示】 企業將在未來發生的承諾、簽訂的合同等交易或者事項,不形成負債。 |
3.確認條件 | 將一項現時義務確認為負債,需要符合負債的定義,并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1)與該義務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出企業; (2)未來流出的經濟利益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
【特別提示】
現時義務可以是法定義務(如:合同約定、法律法規規定),也可以是推定義務(如:企業習慣的做法、公開的承諾、公開宣布的經營政策)。
例如:
某企業多年來制定有一項銷售政策,即對于售出商品提供一定期限內的售后保修服務。預期為售出商品提供的保修服務屬于推定義務,應當將其確認為一項負債。
借:銷售費用
貸:預計負債
(二)負債的分類
企業的負債按其流動性,可分為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兩大類。
1.流動負債
流動負債:是指在一年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主要包括短期借款、應付及預收款項、應交稅費、應付職工薪酬等。
2.非流動負債
非流動負債:是指流動負債以外的負債,主要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和長期應付款等。
相關試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