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財務報表編制相關的內部環境_25年注冊會計師審計學習要點




注冊會計師審計這門科目確實有一定難度。它知識體系龐大且復雜,專業術語眾多,對于沒有審計實務經驗的考生來說,理解起來頗為吃力。為方便大家學習,東奧整理了25年注冊會計師審計學習要點講解,趕快來學習吧!
【所屬章節】
第七章:風險評估
第四節:了解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各要素
【知 識 點】
與財務報表編制相關的內部環境
(一)內部環境的概念
內部環境:包括治理職能和管理職能,以及治理層和管理層對內部控制體系及其重要性的態度、認識和行動。(如:學習環境、對稅務機關檢查的態度)
(二)了解內部環境的要求
在審計業務承接階段,注冊會計師就需要對內部環境作出初步了解和評價(★★)。
(三)內部環境的構成要素(6個方面)
1.對誠信和道德價值觀念的溝通與落實;(如:山西假酒、明膠)
2.對勝任能力的重視;(賒銷審批:不具有信用評價的能力)
3.治理層的參與程度;(是否全員參與管理?一股獨大)
4.管理層的理念和經營風格;
5.職權與責任的分配;
6.人力資源政策與實務。
(四)相關說明
1.內部環境的作用
(1)內部環境設定了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基調,影響員工的內部控制意識,并為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體系中其他要素的運行奠定了總體基礎。
(2)良好的內部環境是實施有效的內部控制的基礎。
2.了解和評價構成要素時的相關要求
(1)注冊會計師應當對內部環境的構成要素獲取足夠的了解,并考慮內部控制的實質及其綜合效果,以了解管理層和治理層對內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態度、認識以及所采取的行動。
(2)在評價內部環境各個要素時,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內部環境的各要素的控制是否得到執行。
(3)在確定構成內部環境的要素是否得到執行時,注冊會計師需要將詢問與其他風險評估程序相結合以獲取審計證據。
(4)內部環境對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具有廣泛影響,注冊會計師需要考慮內部環境的總體優勢,是否為內部控制的其他要素提供了適當基礎,并且未被內部環境中存在的缺陷所削弱。
3.有助于降低發生舞弊的風險
(1)雖然令人滿意的內部環境并不能絕對防止舞弊,但卻有助于降低發生舞弊的風險。
(2)有效的內部環境還能為注冊會計師相信在以前年度和期中所測試的控制將繼續有效運行提供一定基礎。
(3)內部環境中存在的弱點可能削弱控制的有效性。例如,注冊會計師在進行風險評估時,如果認為被審計單位內部環境薄弱,則很難認定某一流程的控制是有效的。
4.內部環境本身并不能防止或發現并糾正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
內部環境本身并不能防止或發現并糾正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和披露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注冊會計師在評估重大錯報風險時,應當將內部環境連同其他內部控制要素產生的影響一并考慮。
● ● ●
以上就是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科目知識點“與財務報表編制相關的內部環境”的相關內容,審計科目對刷題的要求雖然不算太大,但是在基礎入門階段,習題能對考生們理解知識點起到不小的作用,以下為免費題庫內容,快來打卡吧!
注:以上內容選自張敬富老師《審計》科目基礎班授課講義
(本文是東奧會計在線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東奧會計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