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結構、所有權和治理結構、業務模式_24年注冊會計師審計重點
注冊會計師審計科目現已迎來第七章風險評估的學習,對于考生來說第七章內容是值得關注的一章,第七章在最近五年考試平均分值為6分左右,是非常重要的章節,章節中的知識點會在各種題型中進行考查。以下為第七章的知識點內容,一起來看吧!
推薦閱讀:2024年注會審計備考劃重點匯總>>
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科目考試考查全面,教材每章均有考題,但不同章節的所占分值不同,這也是考生分清備考主次的依據之一,其中第七章近年平均分值為6分,是《審計》科目最重要的章節之一,東奧梳理了審計科目各章節的重要考點,快來開始學習吧>>
【所屬章節】
第七章:風險評估
第三節: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和適用的財務報告編制基礎
【知 識 點】
組織結構、所有權和治理結構、業務模式
(一)組織結構
(1)復雜的組織結構通常更有可能導致某些特定的重大錯報風險。
(2)注冊會計師應當了解被審計單位的組織結構,考慮復雜組織結構可能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包括財務報表合并、商譽以及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等問題,以及財務報表是否已對這些問題作了充分披露。
(二)所有權結構
(1)注冊會計師應當了解所有權結構以及所有者與其他人員或實體之間的關系,包括關聯方,考慮關聯方關系是否已經得到識別,以及關聯方交易是否得到恰當會計處理。
(2)注冊會計師還應當了解所有者、治理層、管理層之間的區別。
(三)治理結構
(1)良好的治理結構可以對被審計單位的經營和財務運作以及財務報告實施有效的監督,從而降低財務報表發生重大錯報的風險。
(2)注冊會計師可以考慮下列事項,以了解治理結構:
①治理層人員是否參與對被審計單位的管理;
②董事會中的非執行人員(如有)是否與負責執行的管理層相分離;
③治理層人員是否在被審計單位法律上的組織結構下的組成部分中任職,例如擔任董事;
④治理層是否下設專門機構(如審計委員會)以及該專門機構的責任;
⑤治理層監督財務報告的責任,包括批準財務報表。
(四)業務模式
了解業務模式主要是為了了解和評價被審計單位經營風險可能對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產生的影響。
1.經營風險的概念
經營風險是指可能對被審計單位實現目標和實施戰略的能力產生不利影響的重要狀況、事項、情況、作為(或不作為)所導致的風險,或由于制定不恰當的目標和戰略而導致的風險。
2.關系
目標、戰略、業務模式及經營風險和重大錯報風險的關系,如圖7-4所示:
(1)注冊會計師并非需要了解被審計單位業務模式的所有方面。
(2)業務模式影響經營風險,經營風險可能導致重大錯報風險。
(3)了解被審計單位的目標、戰略和業務模式有助于從戰略層面和整體層面了解被審計單位,并了解被審計單位承擔和面臨的經營風險。
3.業務模式與經營風險
不同業務模式的被審計單位可能以不同方式依賴對信息技術的使用。比如,被審計單位甲公司銷售A產品,由最初的實體店銷售模式轉變為在線銷售模式,即:
(1)最初實體店銷售模式下,甲公司依賴其庫存和銷售終端系統記錄產品的銷售。
(2)轉變為在線銷售模式后,甲公司所有銷售交易均在信息技術環境中處理,包括通過網站發起交易。
可見,在甲公司先后兩種業務模式下,產生的經營風險不同。
4.可能導致財務報表產生重大錯報風險的可能性有所增加的經營風險的事項
(1)目標或戰略不恰當,未能有效實施戰略,環境的變化或經營的復雜性。
(2)未能認識到變革的必要性也可能導致經營風險。例如:①開發新產品或服務可能失??;②即使成功開拓了市場,也不足以支撐產品或服務;③產品或服務存在瑕疵,可能導致法律責任及聲譽方面的風險。
(3)對管理層的激勵和壓力措施可能導致有意或無意的管理層偏向,并因此影響重大假設以及管理層或治理層預期的合理性。
5.經營風險與重大錯報風險
(1)由于多數經營風險最終都會導致財務后果,從而影響財務報表,因此,了解影響財務報表的經營風險有助于注冊會計師識別重大錯報風險。
(2)經營風險比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范圍更廣,注冊會計師沒有責任了解或識別所有的經營風險,因為盡管多數經營風險最終都會導致財務后果,從而影響財務報表,但并非所有的經營風險都會導致重大錯報風險。
6.考慮事項
注冊會計師在了解可能導致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的業務模式、目標、戰略及相關經營風險時,可以考慮下列事項:
(1)行業發展,例如,缺乏足以應對行業變化的人力資源和業務專長;
(2)開發新產品或提供新服務,這可能導致被審計單位的產品責任增加;
(3)被審計單位的業務擴張,被審計單位對市場需求的估計可能不準確;
(4)新的會計政策要求,被審計單位可能對其未完全執行或執行不當;
(5)監管要求,這可能導致法律責任增加;
(6)本期及未來的融資條件,例如被審計單位由于無法滿足融資條件而失去融資機會;
(7)信息技術的運用,例如,新的信息技術系統的實施將影響經營和財務報告;
(8)實施戰略的影響,特別是由此產生的需要運用新的會計政策要求的影響。
7.了解業務模式的活動
(1)經營活動。
項目 | 具體要點 |
作用 | 有助于注冊會計師識別預期在財務報表中反映的主要交易類別、重要賬戶余額和披露 |
了解事項 | ①收入來源(包括主營業務的性質)、產品或服務以及市場的性質(包括產品或服務的種類、付款條件、利潤率、市場份額、競爭者、出口、定價政策、產品聲譽、質量保證、營銷策略和目標、電子商務如網上銷售和營銷活動) ②業務的開展情況(如生產階段與生產方法,易受環境風險影響的活動) ③聯盟、合營與外包情況 ④地區分布與行業細分 ⑤生產設施、倉庫和辦公室的地理位置,存貨存放地點和數量 ⑥關鍵客戶及貨物和服務的重要供應商,勞動用工安排(包括是否存在退休金和其他退休福利、股票期權或激勵性獎金安排以及與勞動用工事項相關的政府法規) ⑦研究與開發活動及其支出⑧關聯方交易 |
提示:
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活動特別是經營活動,也有助于注冊會計師了解影響財務報告的重要會計政策、交易或事項。
(2)投資活動。
項目 | 具體要點 |
作用 | 有助于注冊會計師關注被審計單位在經營策略和方向上的重大變化 |
了解事項 | ①計劃實施或近期已實施的并購或資產處置 ②證券與貸款的投資和處置 ③資本性投資活動 ④對未納入合并范圍的實體的投資,包括非控制合伙企業、合營企業和非控制特殊目的實體 |
(3)籌資活動。
項目 | 具體要點 |
作用 | 有助于注冊會計師評估被審計單位在融資方面的壓力,并進一步考慮被審計單位在可預見未來的持續經營能力 |
了解事項 | ①主要子公司和聯營企業(無論是否納入合并范圍)的所有權結構 ②債務結構和相關條款,包括資產負債表外融資和租賃安排 ③實際受益方(例如,實際受益方來自國內還是國外,其商業聲譽和經驗可能對被審計單位產生的影響)及關聯方 ④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 |
注冊會計師考試時間為8月23日-25日,請各位考生完成知識點學習后,搭配習題練習鞏固檢驗,加深理解!上文知識點內容根據劉圣妮老師《輕一基礎精講班》講義整理,劉圣妮老師主講的C雙名師輕松過關?班課程正在更新!點擊了解課程詳情>>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