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所得稅抵免時應納所得稅額的計算_25年注會稅法學習要點




在注會稅法科目中,該知識點主要介紹了境外所得稅抵免時應納所得稅額的計算方法,涉及企業境內外所得應納稅總額、所得稅減免、抵免優惠稅額以及境外所得稅抵免額等要素的綜合考量,旨在幫助考生掌握相關計算邏輯與操作要點。
【所屬章節】
第十二章:國際稅收稅務管理實務
第三節:境外所得稅收管理
【知 識 點】
境外所得稅抵免時應納所得稅額的計算
企業實際應納所得稅額=企業境內外所得應納稅總額-企業所得稅減免、抵免優惠稅額-境外所得稅抵免額
公式中抵免優惠稅額是指企業購置用于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的投資額或者符合規定的專用設備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可以按一定比例(10%)實行稅額抵免。
境外所得稅抵免額是指按照“考點09”計算的境外所得稅額在抵免限額內實際可以抵免的稅額。
按照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的數據關系,上述公式,也可以寫成:
企業實際應納所得稅額=企業境內所得應納稅額-企業所得稅減免、抵免優惠稅額+(境外所得應納所得稅額-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稅額)=企業境內所得應納稅額-企業所得稅減免、抵免優惠稅額+境外所得應在我國補繳的稅額
問答
可抵免稅額、抵免限額、實際抵免稅額怎么區分,三者的關系是怎樣的?
可抵免稅額=納稅人在境外直接繳納的稅額(直接抵免)+納稅人間接負擔的境外稅額(間接抵免)
抵免限額,是指境外所得按照我國稅法計算的應該在我國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即,抵免限額=境外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我國稅率(通常是25%)
實際抵免稅額=“可抵免稅額”與“抵免限額”的“較小者”
● ● ●
以上就是注會考試《稅法》科目知識點“境外所得稅抵免時應納所得稅額的計算”相關內容,以下為稅法科目的章節習題,學練結合,快來打卡吧!
注:以上內容選自劉穎老師注會《稅法》科目基礎班授課講義
(本文是東奧會計在線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東奧會計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