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征免稅項目規定_25年注會稅法學習要點




在注會稅法科目增值稅的政策體系里,該知識點如同一張精密的政策拼圖,聚焦于稅法正列舉之外的特殊征稅與免稅情形。這部分內容涵蓋了特定貨物、特殊服務以及特殊主體的稅收處理規則,是增值稅優惠政策的重要補充,也是考生構建完整稅法知識框架的關鍵環節。
【所屬章節】
第二章:增值稅法
第八節:稅收優惠
【知 識 點】
其他征免稅項目規定
(一)免征蔬菜、部分鮮活肉蛋產品流通環節的增值稅
1.對從事蔬菜批發、零售的納稅人銷售的蔬菜免征增值稅。
2.經挑選、清洗、切分、晾曬、包裝、脫水、冷藏、冷凍等工序加工的蔬菜,屬于享受免征增值稅稅收優惠的蔬菜范圍。
3.各種蔬菜罐頭不享受免征增值稅的稅收優惠。
4.對從事農產品批發、零售的納稅人銷售的部分鮮活肉蛋產品免征增值稅。
肉:豬牛羊雞鴨鵝,含鮮活、整塊、分割的鮮肉,冷藏或冷凍肉,內臟、頭、尾、骨、蹄、翅、爪等組織
蛋:雞鴨鵝
5.納稅人既銷售免稅蔬菜或部分鮮活肉蛋產品又銷售其他增值稅應稅貨物的,應分別核算免稅蔬菜或部分鮮活肉蛋產品和其他增值稅應稅貨物的銷售額;未分別核算的,不得享受蔬菜或部分鮮活肉蛋產品的增值稅免稅政策。
辨析
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的農林牧水產品——免征增值稅。
從事農產品批發、零售的納稅人銷售的部分鮮活肉蛋菜——免征增值稅
(二)飼料、制種的優惠政策
1.豆粕屬于征收增值稅的飼料產品,除豆粕以外的其他粕類飼料產品,均免征增值稅。
2.制種企業利用自有土地或承租土地,雇用農戶或雇工進行種子繁育,再經烘干、脫粒、風篩等深加工后銷售種子,以及制種企業提供親本種子委托農戶繁育并從農戶手中收回,再經烘干、脫粒、風篩等深加工后銷售種子,都屬于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農業產品,可免征增值稅。
(三)有機肥產品免征增值稅的政策
納稅人生產銷售和批發、零售符合標準的有機肥產品免征增值稅。
點撥
并非所有的化肥都免征增值稅,而是符合執行標準的有機肥產品才能享受增值稅的免稅。
(四)有線電視收視費免征增值稅的政策
至2027年12月31日,對廣播電視運營服務企業收取的有線數字電視基本收視維護費和農村有線電視基本收視費,免征增值稅。
(五)應收未收利息增值稅的規定
金融企業發放貸款后,自結息日起90天內發生的應收未收利息按現行規定繳納增值稅,自結息日起90天后發生的應收未收利息暫不繳納增值稅,待實際收到利息時按規定繳納增值稅。
(六)新支線飛機和民用噴氣式飛機的增值稅優惠規定
至2027年12月31日,對納稅人生產銷售新支線飛機和空載重量大于25噸的民用噴氣式飛機暫減按5%征收增值稅,并對其因生產銷售新支線飛機和空載重量大于25噸的民用噴氣式飛機而形成的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予以退還。
(七)小規模納稅人的稅收優惠
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小規模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合計月銷售額未超過10萬元(以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季度銷售額未超過30萬元,下同)的,免征增值稅。
小規模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合計月銷售額超過10萬元,但扣除本期發生的銷售不動產的銷售額后未超過10萬元的,其銷售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取得的銷售額免征增值稅。
適用增值稅差額征稅政策的小規模納稅人,以差額后的銷售額確定是否可以享受上述規定的免征增值稅政策。
其他個人,采取一次性收取租金形式出租不動產取得的租金收入,可在對應的租賃期內平均分攤,分攤后的月租金收入未超過10萬元的,免征增值稅。
按照現行規定應當預繳增值稅稅款的小規模納稅人,凡在預繳地實現的月銷售額未超過10萬元的,當期無須預繳稅款。在預繳地實現的月銷售額超過10萬元的,適用3%預征率的預繳增值稅項目,減按1%預征率預繳增值稅。
(八)研發機構采購國產設備增值稅政策(調整)
為了鼓勵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促進科技進步,對符合規定的內資研發機構和外資研發中心采購的國產設備,按規定實行全額退還增值稅。
已辦理增值稅退稅的國產設備,自增值稅專用發票開具之日起3年內,設備所有權轉移或移作他用的,研發機構須按照下列計算公式,向主管稅務機關補繳已退稅款。
應補繳稅款=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稅額×(設備折余價值÷設備原值)
設備折余價值=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金額-累計已提折舊
累計已提折舊按照企業所得稅法的有關規定計算。
(九)符合條件的扶貧捐贈免征增值稅處理
自2019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對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將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通過公益性社會組織、縣級及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或直接無償捐贈給目標脫貧地區的單位和個人,免征增值稅。在政策執行期限內,目標脫貧地區實現脫貧的,可繼續適用上述政策。
● ● ●
以上就是注會考試《稅法》科目知識點“其他征免稅項目規定”相關內容,以下為稅法科目的章節習題,學練結合,快來打卡吧!
注:以上內容選自劉穎老師注會《稅法》科目基礎班授課講義
(本文是東奧會計在線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東奧會計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