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風險的含義及其影響因素_25年注冊會計師戰略考點搶學
面對注冊會計師考試的重重難關,那些經過精心規劃和刻苦學習的考生們往往能夠保持冷靜和鎮定。他們深知,只有通過不斷的努力和積累,才能在考試中展現出自己的最佳狀態,從而順利通關。這種從容不迫的應對態度,無疑是他們備考過程中的一大法寶。
? 25考季注會《戰略》搶學考點匯總> ? 備考免費資料,注冊即可打開全科資料庫>
運營風險的含義及其影響因素
(一)運營風險的含義
運營風險是指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由于內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和變動性以及主體對環境的認知能力和適應能力的有限性,導致運營失敗或使運營活動達不到預期目標的可能性及損失。
(二)運營風險的影響因素
分析企業運營風險的來源應主要考慮以下因素:
(1)企業產品結構、新產品研發可能引發的風險。
案例:
環宇公司的主營業務是生產電視機這個龍頭產品,后來興建起與電視生產并無密切聯系的5個空調器工廠。結果,該公司盈少虧多,使電視機這一看家產品因資金缺乏、技術保障不力及新產品研究開發不足而被擠出市場。
(2)企業新市場開發、市場營銷策略(包括產品或服務定價與銷售渠道、市場營銷環境狀況等)可能引發的風險。
案例:
IBM的PC業務被聯想并購后,公司的牌子換了,原有公司的客戶,特別是歐美客戶是否認可聯想,是否相信聯想的技術實力和服務能力,是否還會繼續購買被聯想并購的原IBM的產品,是聯想潛在的運營風險。
(3)企業組織效能,管理現狀,企業文化及高、中層管理人員和重要業務專業人員的知識結構,專業經驗等可能引發的風險。
案例:
聯想并購IBM的PC業務后,能否將原來IBM的業務與聯想的業務有效地進行整合,能否充分發揮各自的原有優勢,并形成新的業務優勢。同時,由于IBM和聯想原來是在不同的國際背景和文化背景下開展業務,現在合二為一,二者之間的文化在整合過程中是否會發生沖突,從而可能造成聯想整體運行不暢等。
(4)質量、安全、環保、信息安全等管理中發生失誤導致的風險。
案例:
2018年8月,全球晶圓代工龍頭企業臺積電在北、中、南3處重要生產基地遭遇勒索軟件攻擊,導致全部生產線停擺。
(5)因企業內、外部人員的道德缺失和不當行為導致的風險。
案例:
民生銀行北京分行航天橋支行行長張穎,自2013年以來,以高息為誘餌,誘騙被害人簽訂虛假的理財產品購買或轉讓協議,并將購買或受讓虛假理財產品的錢款轉入其控制的個人銀行賬戶,騙取147名被害人共計27.46億余元。
(6)因業務控制系統失靈導致的風險。
案例:
甲公司是一家汽車制造企業。該公司引進生產執行系統(MES)對企業生產制造環節進行優化;引進客戶管理系統對銷售業務進行優化。數字化技術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公司的運營效率。但由于各個系統之間獨立運作,缺少信息交互,造成了信息孤島,亦無法及時發現并處理系統失靈等問題。
(7)給企業造成損失的自然災害等風險。
案例:
2019年8月10日,超強臺風“利奇馬”在浙江省溫嶺市沿海登陸,當地不少工廠被迫停產,大量工廠廠區被淹,倉庫貨物浸水。
(8)對企業現有業務流程和信息系統操作運行情況的監管、運行評價及持續改進的能力不足可能引發的風險。
案例:
“有范”App是美特斯邦威在成立20周年的時候重磅推出的一款電商產品,目的是想通過此舉輻射更多的年輕用戶,完成品牌從線下到線上的轉型。
然而,“有范”團隊的重心只在營銷策略上,沒有關注業務流程的運行監管、運行評價及持續改進。雖然花費了5000萬元連續冠名了兩季熱播綜藝《奇葩說》,但也沒能將其粉絲順利轉化為“有范”的用戶。最后,“有范”App入不敷出,被迫停運。
知識點來源:第八章 企業面對的主要風險與應對
注:以上內容選自田明老師24年《戰略》基礎階段課程講義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