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成本的核算_2025年高級會計實務知識點
備考高級會計師的各個階段的學習都至關重要,大家在備考時要堅持學習相關內容同時也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高級會計師相關知識點,快來一起看看相關內容。
【所屬章節】第五章:企業成本管理
【知識點】作業成本的核算
作業成本的核算(★★★)
基于兩步制分配程序,實施作業成本法,“制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依據以下程序:
1.按工作內容區分不同類型的作業。
在企業的生產活動過程中,構成價值鏈上的業務內容各不相同。作業成本法下根據業務內容區分出不同類型的作業,如材料整理準備、機器設備調整準備、機器設備維修保養、產品運送、產品質量檢驗等。
2.分析成本與作業間的關系以確定各項作業的作業動因。
作業成本法下,開展每種作業所發生的成本是按產品生產消耗的作業動因數量分配的,為此要分析成本與作業之間的關系,確定每種作業的作業動因。作業動因是引起某類作業成本發生的活動或因素。例如,材料整理數量就是材料整理準備作業的作業動因,機器調整工時就是設備調整準備作業的作業動因,生產線上運送產品的數量就是產品運送作業的作業動因。
3.設置成本庫并歸集資源耗費到作業中心(第一步)
成本庫以作業中心為對象,把具有相同作業動因的作業所耗費的資源歸集到一起。這一過程包括兩個環節:
(1)按照資源動因把資源的消耗一項一項地分配到作業。
(2)把具有相同作業動因的作業合并形成作業中心,再將作業中心中各項作業的資源耗費合并加總在一起。
4.基于作業成本動因確定各作業成本庫的成本分配率并分配成本(第二步)
①計算作業成本分配率。在歸集同質作業成本庫后,首先需要從中選取恰當的作業成本動因,把各作業成本庫中的作業成本除以作業動因的單位數,計算出以作業動因為單位的作業成本分配率。
②根據成本對象耗用的作業量和作業成本分配率,將作業成本分配到產品或服務。
在實務中,也可以根據產品的作業動因單位的比率作為成本分配率,分配作業成本。
典型的作業動因包括采購訂單份數、驗收單份數、檢驗報告數或時數、零部件儲存數、支付次數、直接人工小時、機器小時、調整次數和制造周轉次數等。
注:以上高級會計師考試知識點內容來自東奧老師授課講義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