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原理—2025年cma考試p2基礎知識點
生不是拍電視,沒有彩排,每天都是在直播;你表演的好壞,完全得靠你自己。cma是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cma考試科目包括《財務規劃、績效與分析》和《戰略財務管理》。今天為大家整理了25年cma考試P2知識點,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所屬章節】
第二章 公司財務
【知識點】
金融市場原理
金融市場 Financial market
金融市場:將投融資雙方融合在一起的交易機制,使投融資活動更加高效。
類型
貨幣市場
資本市場
貨幣市場 Money market
貨幣市場:到期日少于一年的有價證券市場。
主要包括:
美國短期國債
聯邦機構債券
短期市政債券
銀行承兌匯票
商業票據
可轉讓定期存單
資本市場 Capital market
資本市場:到期日超過一年的金融工具市場,包括長期債券和股票。
場內交易(交易所)
場外交易
資本市場
一級市場 Primary market :新證券首次交易的市場,企業可以通過一級市場,發行新的證券募集資金。
二級市場 Secondary market :新發行(或已有)證券的交易市場。
二級市場作用
二級市場鼓勵個人或機構去購買新的證券
有效的二級市場,實現金融資產的流動性
完善的二級市場,可以提高一級市場的效率
金融市場有效性
金融市場有效性:市場中的證券價格可以反映與之相關的所有信息。
單個證券的市場價格會根據新的信息快速進行調整。
市場有效性由個人利益驅動,參與者越多,信息流動更快,市場更具有效性。
金融市場有效性三個層次
層級 | 描述 | 收益手段 |
弱有效性 | 當前價格反映歷史價格 | 技術分析失效 |
半強有效性 | 當前價格反映公開的信息,包括歷史價格、年報或發布會 | 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無利可圖 內部消息可以獲利 |
強有效性 | 當前價格反映所有信息,包括公開及非公開的信息(內部信息) | 全部手段無利可圖 |
公開發行 Public issue
公開發行:通過將債券或股票出售給公眾而募集資金的方式。
首次公開發行(IPO):公司第一次公開發行。
二次發行:已上市公司繼續在資本市場上通過公開發行來募集資金。
投資銀行:為再次銷售而(在固定日期以固定價格)購買新證券的金融機構。
承銷差價:投資銀行購入證券與出售給大眾之間的買賣差價
首次公開發行(IPO)
大部分IPO通過承銷商完成。
由于以前未在公開市場交易過,IPO價格明顯低于上市之后的流通價格,折扣率約為15%以上。
二次發行
由于市場已有基準價格,價格不確定性降低,所以二次發行價格不再被低估。
公開發行方式
承銷
最大努力分銷
暫擱注冊
承銷 Underwriting
承銷(承諾包銷):金融機構購買向公眾再銷售的證券,承擔浮動價格銷售證券的風險。
承銷辛迪加(Syndicate):為發行新證券而臨時組成的承銷集團,以此分散滯銷風險。
最大努力分銷 Best efforts offering
最大努力分銷:金融機構按既定的價格盡可能地推銷企業發行的證券,但并不承諾購買任何未售出的證券。
投資銀行不承擔公開發行的風險。
暫擱注冊 Shelf registration
暫擱注冊:條件允許的公司,為其今后兩年內所有可預期的證券發行,先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辦理注冊手續,并自行決定證券發行具體時間。
優勢:
企業可以更靈活地選擇發行時間
可以要求投行競價承銷,以此降低發行成本。
注:以上內容來自東奧周默老師基礎班講義
以上就是整理好的cma考試預習知識點,東奧會計在線整理發布,僅供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想要隨時了解更多關于cma考試等相關信息,請關注東奧會計在線CMA頻道!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