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抵扣進項稅抵扣時分錄
精選回答
待抵扣進項稅額是指企業在購進貨物、服務、無形資產或不動產時,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進項稅額,暫時未能用于抵扣銷項稅額的部分。待抵扣進項稅抵扣時,一般會計分錄如下: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
該分錄表示企業將之前暫未抵扣的進項稅額轉為可抵扣的進項稅額,減少了待抵扣進項稅額,同時增加了當期可抵扣的進項稅額。
例如,某企業前期購進一批原材料,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發票上注明的進項稅額為10000元,當月已認證但按照規定需待下期抵扣,會計分錄為:
借:原材料100000
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10000
貸:銀行存款110000
下期該進項稅額可以抵扣時,會計分錄則為: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0000
貸: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10000
應交稅費的明細科目:
1.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⑴進項稅額:記錄企業購入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不動產而支付或負擔的、按規定準予從當期銷項稅額中抵扣的增值稅額。
⑵銷項稅額抵減:記錄企業按規定因扣減銷售額而減少的銷項稅額。
⑶已交稅金:記錄企業當月已繳納的增值稅額。
⑷減免稅款:記錄企業按規定準予減免的增值稅額。
⑸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記錄企業實行“免、抵、退”辦法按規定的退稅率計算的出口貨物進項稅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的數額。
⑹轉出未交增值稅:記錄企業月終轉出當月應繳未繳的增值稅額。
⑺銷項稅額:記錄企業銷售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不動產應收取的增值稅額。
⑻出口退稅:記錄企業出口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和無形資產按規定計算的應收出口退稅額。
⑼進項稅額轉出:記錄企業已抵扣進項稅額的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不動產,以及在產品、產成品、不動產在建工程所耗用的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發生稅法規定的非正常損失以及其他原因(如取得異常增值稅扣稅憑證)而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按規定應予轉出的進項稅額(管理不善、違法違規)。
⑽轉出多交增值稅:記錄企業月終轉出當月多繳的增值稅額。
2. 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借方發生額:
(1)企業月終從“應交增值稅”或“預交增值稅”明細科目轉入的多繳或預繳的增值稅額。
(2)次月上繳的上月應繳未繳的增值稅額。
貸方發生額:企業月終轉入的當月發生的應繳未繳的增值稅額。
期末余額:
(1)借方余額反映多繳的增值稅額。
(2)貸方余額反映未繳的增值稅額。
3. 應交稅費---預交增值稅:核算企業轉讓不動產、提供不動產經營租賃服務、提供建筑服務、采用預收款方式銷售自行開發的房地產項目等,以及其他按規定應預繳的增值稅額。
4. 應交稅費---待抵扣進項稅額:核算企業已取得增值稅扣稅憑證,按規定準予以后期間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
5. 應交稅費---待認證進項稅額:核算企業由于未經稅務機關認證而不得從當期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
6. 應交稅費---待轉銷項稅額:核算企業銷售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或不動產,已確認相關收入(或利得)但尚未發生增值稅納稅義務而需于以后期間確認為銷項稅額的增值稅額。
7. 應交稅費---增值稅留抵稅額:核算經稅務機關核準的允許退還的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以及繳回的已退還的留抵退稅款項。
8. 應交稅費---簡易計稅:核算企業采用簡易計稅方法發生的增值稅計提、扣減、預繳、繳納等業務。
9. 應交稅費---轉讓金融商品應交增值稅:核算企業轉讓金融商品發生的增值稅額。
10. 應交稅費---代扣代交增值稅:核算企業購進在境內未設經營機構的境外單位或個人在境內的應稅行為代扣代繳的增值稅。
相關知識點,可以點擊查看:
更多知識點解讀和考試重難點的分析,可以關注東奧會計在線稅法一欄目。
免費試聽 全部>>
-
稅務師
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定
2025《財務與會計》輕1名師·...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 -
稅務師
無形資產的取得
2025《財務與會計》輕1名師·...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 -
稅務師
固定資產折舊
2025《財務與會計》輕1名師·...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