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分析_2025年高級會計實務知識點
高效利用學習時間,是取得好成績的訣竅。2025年高級會計師考試備考正在進行中,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高級會計實務相關知識點,一起看看!
【所屬章節】第三章:企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
【知識點】風險分析
風險分析
風險分析是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對風險成因和特征、風險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對企業目標影響程度進行分析,為風險應對策略提供支持。
由于背景不同、時期不同,風險分析在企業中是持續性的活動,且不同性質、規模、時期的企業,其風險分析的內容都有所不同,因此風險分析應結合每個企業的特點開展。
1.風險分析描述
風險分析對所列出的風險事件,分別分析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程度,通過繪制風險矩陣坐標圖來表示。
(1)分析風險可能性。風險發生可能性的縱坐標等級可定性描述為“很少”“不太可能”“可能”“很可能”“幾乎確定”等(也可采用1、2、3、 4、5等N個半定量分值),如下表所示。
風險可能性的排序和標準
級別 | 描述符 | 發生可能性 | 基本標準 |
1 | 很少 | 非常低 | 在例外情況下才可能發生 |
2 | 不太可能 | 低 | 在某些時候不太可能發生 |
3 | 可能 | 中等 | 在某些時候能夠發生 |
4 | 很可能 | 高 | 在多數情況下很可能發生 |
5 | 幾乎確定 | 非常高 | 在多數情況下會發生 |
(2)分析風險影響程度。可定性描述為“微小”“較小”“中等”“較大”“重大” 等(也可采用1、2、3、4、 5等M個半定量分值),如下表所示。
風險可能產生的影響的排序及標準
程度 | 描述符 | 影響程度 | 基本標準 |
1 | 微小 | 輕微沒有傷害 | 很低的損失 |
2 | 較小 | 較輕的傷害 | 較小的損失 |
3 | 中等 | 一般中等傷害 | 中度的損失 |
4 | 較大 | 較重的較大傷害 | 較重的損失 |
5 | 重大 | 非常嚴重的極大傷害 | 嚴重的損失 |
(3)確定風險重要性水平,分別將風險可能性和影響程度在風險矩陣中表示(橫軸表示風險影響程度,縱軸表示可能性),形成風險矩陣圖。如下圖所示,圖中1~8為事件。
通過風險矩陣分析,企業應根據風險與收益相匹配的原則以及各事件在風險矩陣圖上的位置,進一步確定風險管理的優選順序,明確風險管理成本的資金預算,以及控制風險的組織體系、人力資源、應對措施等總體安排。
風險矩陣的評價:
風險矩陣的主要優點:為企業確定各項風險重要性等級提供了可視化的工具。
主要缺點:一是風險重要性等級標準、風險發生可能性、后果嚴重程度等大多依靠主觀判斷, 準確性受到一定影響;二是應用風險矩陣所確定的風險重要性等級是通過相互比較確定的,因而無法將列示的個別風險重要性等級通過數學運算得到總體風險的重要性等級。
(4)從企業整體角度進行風險分析描述。即風險分析不僅要分析單一風險的可能性和影響程度,而且要關注風險之間的關系,考慮整個企業層面的組合風險,特別是各單元均未超過風險容忍度,但組合在一起會超出整體風險容忍度的情況。如教材圖3-4~圖3-6,分別為人員配置水平、設備可用性、信用拖欠等單一風險(每股收益)的影響分析,均未超出單項風險容忍度,但疊加調整后對每股收益的影響超過了公司整體風險容忍度的下限,如教材圖3-7,企業應采取措施降低固有風險。
2.風險定量分析簡介
為了避免主觀判斷的影響,風險矩陣中的可能性和影響程度可以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采用定量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技術進行。
常用的定量技術包括概率技術和非概率技術,概率技術包括風險模型(風險價值、風險現金流量和風險收益)、損失分布、事后檢驗、蒙特卡洛模擬等,非概率技術包括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壓力測試、設定基準等。
項目 | 內容闡釋 | |
定量技術 | 概率技術 | 風險價值:是指正常波動下,在一定的概率水平下,某一投資組合在未來特定期間內,在給定的置信水平下面臨的最大可能損失。它是集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利率風險與匯率風險等財務風險于一體的統一性標尺 |
損失分布:某些經營或信用損失的分布估計是使用統計學技術(一般是基于非正態分布)來計算給定置信度下的經營風險導致的最大損失。這些分析需要收集根據損失的根本原因分類的經營損失數據,如銷售慣例、未被授權的活動 | ||
事后檢驗:企業通過使用歷史數據測算的風險事件發生的頻率及此類事件帶來的影響來驗證定性評估中對初始影響和概率的估計。這些數據可應用于其他企業了解這類事件 | ||
蒙特卡洛模擬:本質上是隨機抽樣方法,可依賴計算機的快速運算,通過反復使用大量輸入變量值的可能組合,得到變量的組合。如可以通過模擬市場價格、數量、成本等較容易獲取的關鍵指標的變化,計算得到凈利潤實現的可能性 | ||
非概率技術 | 敏感性分析:是指在合理的范圍內,通過改變輸入參數的數值來觀察并分析相應輸出結果的分析模式。敏感性分析用來評價潛在事件的正常或日常變化的影響 | |
情景分析:是一種自上而下“如果-那么”的分析方法,可以計量一個事件或事件組合對目標的影響。管理層在編制戰略計劃時,可以實施情景分析,用以評價對股東價值增加的情況 | ||
壓力測試:是情景測試法的一種形式,是在極端情境下,分析評估風險管理模型或內部控制流程的有效性,發現問題,制定改進措施,目的是防止出現重大損失事件 | ||
設定基準:也稱標桿比較法,通過將本企業與同行業或同類型企業的某些領域的做法、指標結果等作定量的比較,來確定風險的重要性水平。包括:內部基準,即對一個職能部門或子公司的度量與同一企業的其他職能部門或子公司進行比較;行業基準,即將本企業與其主要競爭企業或同行業全部企業的平均水平進行比較;最佳實踐,即在跨行業中尋找最具代表性的企業作為度量標準 |
注:以上高級會計師考試知識點內容來自東奧老師授課講義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