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2025年cma考試p1基礎知識點
備考途中你的每一份堅持都似一股力,推動自己的進步。cma是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其考試科目包含P1財務規劃、績效與分析,P2戰略財務管理。下面整理了P1《財務規劃、績效與分析》科目知識點,一起學習一下。
【所屬章節】
第五章 內部控制
【知識點】
公司治理
一、公司治理的概念
定義:
公司治理是一個對企業組織、管理、控制的體系化要求。
主要內容:
·利益相關者權利和職責的劃分,包括董事會、管理層、股東、債權人、監管機構和外部審計師;
·企業具體決策中的規則和流程;
·企業行動、政策的監督機制。
意義:
·企業管理的目標之一是確保企業的經營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
·確保企業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指導和監督方式就是公司治理。
二、治理結構
各部門主要職能
股東(大)會:
·選舉董事會成員。
董事會:
①監督管理;
②確保企業在運營中保護股東利益;
③制定企業主要政策;
④聘用主要管理層人員。
管理層:
·代表董事會,負責企業日常經營。
審計委員會:
①由董事會任命,由獨立于公司的董事組成(至少3人,并且至少有一名董事具有會計或相關方面的專業知識);
②復核企業的內部財務控制制度;
③確保企業履行對外報告的義務;
④負責內部控制主要目標的實現、風險管理過程;
⑤監督內部審計部門的工作、直接聘任內部審計主管,保證內審的獨立性;
⑥聘用外部審計師。
內審部門:
①進行經營審計、財務審計、合規審計;
②審查內部控制流程是否充分且合理執行;
③直接對審計委員會負責,提交審計報告和改進意見。
三、公司的章程、規章、內控制度
公司治理必須符合聯邦法律和州法律的要求。
企業成立前,需要提交相關文件,包括組織結構圖以及企業章程,詳細列出企業規劃的治理結構,以及公司治理結構下的內部信息傳遞方式和流程。
企業章程:
企業依法制定的、規定公司名稱、地址、經營范圍、經營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項的基本文件,也是企業必備的規定企業組織及活動基本規則的書面文件。
企業規章制度:
·用于規范成員及企業所有經濟活動的標準和規定,它是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制的具體化。
·包括股東和董事會議、人員任免、股票發行、年度審計事宜以及規章制度修改和制定重大決策的流程。
內部控制制度:
內部控制記錄可以用文字形式描述說明,也可以用流程圖方式說明,有助于企業進行培訓、審計,并能確保內部控制不會因為人員變動而中斷。
內部控制記錄中要說明企業每個工作崗位的詳細職責要求,包括工作資質、報告對象等。
注:以上內容來自東奧Jenny Liu老師基礎班講義
以上就是整理好的cma考試知識點,東奧會計在線整理發布,僅供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想要隨時了解更多關于cma考試等相關信息,請關注東奧會計在線CMA頻道!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