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股收益的列報_25年注冊會計師會計學習要點




注冊會計師會計科目的備考正在進行,第二十八章每股收益的復習即將完成,建議考生在完成章節復習后,使用章節習題檢驗所學,在鞏固基礎的同時,也能找到備考薄弱點,早發現早解決!下文為知識點每股收益的列報,一起來打卡吧!
【所屬章節】
第二十八章:每股收益
第四節:每股收益的列報
【知 識 點】
每股收益的列報
一、重新計算
(一)派發股票股利、公積金轉增資本、拆股和并股【點撥】
企業派發股票股利、公積金轉增資本、拆股或并股等,會增加或減少其發行在外普通股或潛在普通股的數量,但并不影響所有者權益總額,這既不影響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經濟資源也不改變企業的盈利能力。為了保持會計指標的前后期可比性,企業應當在相關報批手續全部完成后,按調整后的情況重新計算各列報期間的每股收益。上述變化發生于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的,應當以調整后的股數重新計算各列報期間的每股收益。
點撥:
對于不影響所有者權益總額但影響股本數量的業務,因沒有對價,所以該業務是對原股數或股數加權平均數的擴大或縮小,與時間權重無關。
(二)配股
企業當期發生配股的情況下,計算基本每股收益時,應當考慮配股中包含的送股因素,據以調整各列報期間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計算公式如下:
每股理論除權價格=(行權前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公允價值總額+配股收到的款項)/行權后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
調整系數=行權前發行在外普通股的每股公允價值/每股理論除權價格
因配股重新計算的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點撥】
=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調整系數
本年度基本每股收益=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當期凈利潤/(配股前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調整系數×配股前普通股發行在外的時間權重+配股后發行在外普通股加權平均數)
存在非流通股的企業可以采用簡化的計算方法,不考慮配股中內含的送股因素,而將配股視為發行新股處理。
上述變化發生于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的,應當以調整后的股數重新計算各列報期間的每股收益。
點撥:
配股價格低于股票市價,因配股重新計算的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小于配股前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
(三)以前年度損益的追溯調整或追溯重述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28號——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的規定對以前年度損益進行追溯調整或追溯重述的,應當重新計算各列報期間的每股收益。
二、列報
企業應當在利潤表中單獨列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
企業應當在附注中披露與每股收益有關的下列信息:
(一)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分子、分母的計算過程。
(二)列報期間不具有稀釋性但以后期間很可能具有稀釋性的潛在普通股。
(三)在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企業發行在外普通股或潛在普通股股數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
● ● ●
以上就是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科目知識點“每股收益的列報”的相關內容,第二十八章在歷年考試中,常以客觀題的形式進行考核,建議完成章節學習的考生,可以進入下方的東奧題庫模塊,開啟免費刷題之旅!
注:以上內容選自張志鳳老師《會計》科目基礎班授課講義
(本文是東奧會計在線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東奧會計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