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回租會計處理是什么科目
精選回答
售后回租會計處理涉及的主要會計科目包括:
1. 銀行存款:用于記錄收到的現金或支付的現金。
2. 長期應付款:用于記錄賣方兼承租人收到的現金作為金融負債。
3. 固定資產:用于記錄買方兼出租人購買的資產。
4. 長期應收款:用于記錄買方兼出租人支付的現金作為金融資產。
5. 使用權資產:用于記錄賣方兼承租人租回資產所形成的使用權資產。
6. 租賃負債:用于記錄賣方兼承租人租回資產所形成的租賃負債。
7. 資產處置損益:用于記錄賣方兼承租人因資產轉讓所產生的利得或損失。
售后租回交易的會計處理
一. 基本原則
1. 賬務處理原則
若企業(賣方兼承租人)將資產轉讓給其他企業(買方兼出租人),并從買方兼出租人租回該項資產,則賣方兼承租人和買方兼出租人均應按照售后租回交易的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2. 售后租回交易的類型
企業應當按照收入準則的規定,評估確定售后租回交易中的資產轉讓是否屬于銷售,并區別進行會計處理。
不屬于銷售:屬于融資交易:一方確認金融負債、另一方確認金融資產。
屬于銷售:確認轉讓利得或損失。
3. 特殊情況的說明(結論:以控制權進行判斷而非法定所有權進行判斷)
取得控制權:如果承租人在資產轉移給出租人之前已經取得對標的資產的控制,則該交易屬于售后租回交易。
未取得控制權:如果承租人未能在資產轉移給出租人之前取得對標的資產的控制,那么即便承租人在資產轉移給出租人之前先獲得標的資產的法定所有權,該交易也不屬于售后租回交易。
二. 售后租回交易舉例:
1. 售后租回交易中的資產轉讓不屬于銷售(第一種類型)
賣方兼承租人:不終止確認所轉讓的資產,而應當將收到的現金作為金融負債(如:長期應付款),并按照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準則的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買方兼出租人:不確認被轉讓資產,而應當將支付的現金作為金融資產(如:長期應收款),并按照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準則的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2. 售后租回交易中的資產轉讓屬于銷售(第二種類型)
賣方兼承租人:
1. 應當按原資產賬面價值中與租回獲得的使用權有關的部分,計量售后租回所形成的使用權資產。
2. 僅就轉讓至買方兼出租人的權利確認相關和得或損失。
買方兼出租人:根據適用的其他準則對資產購買進行會計處理,并根據新租賃準則對資產出租進行會計處理。
注意事項:
1. 如果銷售對價的公允價值與資產的公允價值不同,或者出租人未按市場價格收取租金,企業應當進行以下調整:
(1)銷售對價低于市場價格的款項作為預付租金進行會計處理。
(2)銷售對價高于市場價格的款項作為買方兼出租人向賣方兼承租人提供的額外融資進行會計處理。
2. 承租人按照公允價值調整相關銷售利得或損失,出租人按市場價格調整租金收入。
3. 在進行上述調整時,企業應當按以下二者中較易確定者進行:
(1)銷售對價的公允價值與資產的公允價值的差異。
(2)合同付款額的現值與按市場租金計算的付款額的現值的差異。
3. 相關說明:
承租人在對售后租回所形成的租賃負債進行后續計量時,確定租賃付款額或變更后租賃付款額的方式不得導致其確認與租回所獲得的使用權有關的利得或損失。
租賃變更導致租賃范圍縮小或租賃期縮短的,承租人仍應當按照租賃準則的規定將部分終止或完全終止租賃的相關利得或損失計入當期損益,不受前述規定的限制。
相關知識點:
更多知識點解讀,可以關注東奧會計在線注會會計欄目。
免費試聽 全部>>
-
注會
營運資本管理
2025《財管》應試·基礎精修...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 -
注會
利潤最大化
2025《財管》應試·基礎精修...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 -
注會
股東與經營者之間利益沖突與協調
2025《財管》應試·基礎精修...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