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貨清查凈損失怎么計算
精選回答
存貨清查凈損失的計算:
屬于計量收發差錯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貨短缺,應先扣除殘料價值、可以收回的保險賠償和過失人賠償,將凈損失計入管理費用。
屬于自然災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貨毀損,應先扣除處置收入(如殘料價值)、可以收回的保險賠償和過失人賠償,將凈損失計入營業外支出。
會計分錄
1、計量收發差錯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貨短缺
(1)批準前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原材料/庫存商品等
(2)批準后
借:管理費用
其他應收款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2、自然災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貨毀損
(1)批準前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原材料/庫存商品等
(2)批準后
借:營業外支出
其他應收款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方法
存貨跌價準備通常應當按單個存貨項目計提。但是,對于數量繁多、單價較低的存貨,可以按照存貨類別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與在同一地區生產和銷售的產品系列相關、具有相同或類似最終用途或目的,且難以與其他項目分開計量的存貨,可以合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存貨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通常表明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
①該存貨的市場價格持續下跌,并且在可預見的未來無回升的希望;②企業使用該項原材料生產的產品的成本大于產品的銷售價格;③企業因產品更新換代,原有庫存原材料已不適應新產品的需要,而該原材料的市場價格又低于其賬面成本;④因企業所提供的商品或勞務過時或消費者偏好改變而使市場的需求發生變化,導致市場價格逐漸下跌;⑤其他足以證明該項存貨實質上已經發生減值的情形。
存貨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通常表明存貨的可變現凈值為零
①已霉爛變質的存貨;②已過期且無轉讓價值的存貨;③生產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無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的存貨;④其他足以證明已無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的存貨。
存貨跌價準備轉回的處理
企業應在每一資產負債表日,比較存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計算出應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再與已提數進行比較,若應提數大于已提數,應予補提。企業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應計入當期損益(資產減值損失)。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存貨跌價準備
當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已經消失,減記的金額應當予以恢復,并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內轉回,轉回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資產減值損失)。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資產減值損失
提示:
當存貨可變現凈值小于存貨成本時,“存貨跌價準備”科目貸方余額=存貨成本-存貨可變現凈值。
存貨跌價準備的結轉
借:存貨跌價準備
貸:主營業務成本(或其他業務成本)
相關知識點,可以點擊查看:
更多知識點解讀,可以關注東奧會計在線注會會計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