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資產周轉率等于什么
精選回答
總資產周轉率有三種計算方法,計算公式分別如下:
1.總資產周轉次數=營業收入÷總資產
2.總資產周轉天數=365÷(營業收入÷總資產)
3.總資產與收入比=總資產÷營業收入
總資產周轉率是營業收入與總資產的比率。總資產周轉率屬于營運能力比率,衡量公司資產管理效率的財務比率。
總資產周轉次數,表明1年中總資產周轉的次數,或者說明每1元總資產投資支持的營業收入。總資產周轉天數表明總資產周轉一次需要的時間,也就是總資產轉換成現金平均需要的時間。總資產與營業收入比,表明每1元營業收入需要的總資產投資。
1.總資產周轉率的驅動因素
總資產由各項資產組成,在營業收入既定的情況下,總資產周轉率的驅動因素是各項資產。通過驅動因素分析,可以了解總資產周轉率變動是由哪些資產項目引起的,以及哪些是影響較大的因素,為進一步分析指出方向。
總資產周轉率的驅動因素分析,通常使用“資產周轉天數”或“資產與收入比”指標,不使用“資產周轉次數”。因為各項資產周轉次數之和不等于總資產周轉次數,不便于分析各項目變動對總資產周轉率的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存貨周轉率可以使用“營業收入”或“營業成本”作為周轉額,但在分解總資產周轉率時,為系統分析各項資產的周轉情況并識別主要的影響因素,應統一使用“營業收入”計算周轉率。
2.杜邦分析體系
權益凈利率=營業凈利率×總資產周轉次數×權益乘數
權益凈利率分解為營業凈利率、總資產周轉次數和權益乘數。這三個比率在各企業之間可能存在顯著差異。通過對差異的比較,可以觀察本公司與其他公司的經營戰略和財務政策有什么不同。
分解出來的營業凈利率和總資產周轉次數,可以反映公司的經營戰略。一些公司營業凈利率較高,而總資產周轉次數較低;另一些公司與之相反,總資產周轉次數較高而營業凈利率較低。兩者經常呈反方向變化。這種現象并不偶然。為了提高營業凈利率,就要增加產品附加值,往往需要增加投資,引起周轉次數的下降。與此相反,為了加快周轉,就要降低價格,引起營業凈利率下降。通常,營業凈利率較高的制造業,其周轉次數都較低;周轉次數很高的零售業,營業凈利率很低。采取“高盈利、低周轉”還是“低盈利、高周轉”的方針,是企業根據外部環境和自身資源作出的戰略選擇。正因如此,僅從營業凈利率的高低并不能看出業績好壞,應把它與總資產周轉次數聯系起來考察企業經營戰略。真正重要的是兩者共同作用得到的總資產凈利率。總資產凈利率可以反映管理者運用企業資產賺取盈利的業績,是最重要的盈利能力。
分解出來的財務杠桿(以權益乘數表示)可以反映企業的財務政策。在總資產凈利率不變的情況下,提高財務杠桿可以提高權益凈利率,但同時也會增加財務風險。如何配置財務杠桿是公司最重要的財務政策。一般而言,總資產凈利率較高的公司,財務杠桿較低,反之亦然。這種現象也不是偶然的。可以設想,為了提高權益凈利率,公司傾向于盡可能提高財務杠桿。但是,債權人不一定會同意這種做法。債權人不分享超過利息的收益,更傾向于為預期未來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比較穩定的企業提供貸款。為了穩定現金流量,公司的一種選擇是降低價格以減少競爭;另一種選擇是增加營運資本以防止現金流中斷,這都會導致總資產凈利率下降。也就是說,為了提高流動性,只能降低盈利性。因此,經營風險低的公司可以得到較多的貸款,其財務杠桿較高;經營風險高的公司,只能得到較少的貸款,其財務杠桿較低。總資產凈利率與財務杠桿負相關,共同決定了公司的權益凈利率。因此,公司必須使其經營戰略和財務政策相匹配。
點擊查看更多知識點:
更多知識點分析、考試重難點解讀以及習題,可以關注東奧會計在線注會財管欄目。
原創聲明:本?內容來源于東奧會計在線注會輕松過關?系列教材,轉載侵權,請勿轉載。
免費試聽 全部>>
-
注會
營運資本管理
2025《財管》應試·基礎精修...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 -
注會
利潤最大化
2025《財管》應試·基礎精修...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 -
注會
股東與經營者之間利益沖突與協調
2025《財管》應試·基礎精修...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