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成本法的優點、局限性與適用條件_2025年注會財管學習要點




在注會財管科目的學習旅程中, 這一知識點至關重要。它關乎著考生們對作業成本法的全面認識,是深入理解成本核算的重要一步。在學習過程中,考生們需注意理論與實際案例的結合,深入理解作業成本法的精髓,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表面的記憶上。
【所屬章節】
第十四章:作業成本法
第二節:作業成本計算
【知 識 點】
作業成本法的優點、局限性與適用條件
(一)作業成本法優點
優點 | 解釋 |
1.成本計算更準確 | 擴大直接追溯比例,減少成本分配的扭曲 采用多種成本動因作為間接成本的分配基礎,改善分配基礎與被分配成本的相關性 |
提示
在作業成本法下,直接成本可以直接計入產品或服務等成本對象,與傳統的成本計算方法并無差異,只是直接成本的范圍比傳統成本計算的要大,凡是易于追溯到產品的材料、人工和其他成本都可以直接計入產品或服務等成本對象。
不能直接追溯到特定的成本計算對象的間接成本,則先追溯到有關作業或分配到有關作業,計算作業成本,然后再將作業成本分配到產品或服務等相關成本對象。
優點 | 解釋 |
2.成本控制與成本管理更有效 | 使管理人員知道成本是如何發生的,能夠從成本動因上改進成本控制,消除非增值作業、提高增值作業的效率,有助于持續降低成本和不斷消除浪費 |
3.為戰略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 戰略管理需要相應的信息支持 (1)作業成本法與價值鏈分析概念一致,企業的價值鏈也就是其作業鏈 (2)對成本領先戰略提供信息支持 |
(二)作業成本法的局限性
開發和維護費用較高 | 成本動因數量越大,開發和維護費用越高 |
不符合對外財務報告的需要 | 因為作業成本法計算出的產品成本既包含制造成本、也可能包含部分非制造成本 |
確定成本動因比較困難 | 間接成本并非都與特定的成本動因相關聯。 可能:(1)找不到成本動因;(2)尋找成本高;(3)成本與成本動因相關程度都很低 |
不利于通過組織控制進行管理控制 | 作業成本系統的成本庫與企業組織結構不一致,不利于提供管理控制的信息(完全成本法按部門建立成本中心,為實施責任會計和業績評價提供方便) |
(三)作業成本法的適用條件
成本結構 | 制造費用在產品成本中占有較大比重 |
產品品種 | 產品多樣性程度高(包括產量多樣性,規模多樣性,原料多樣性,產品組裝多樣性) |
外部環境 | 面臨的競爭激烈 |
公司規模 | 公司規模比較大 有強大的信息溝通渠道和完善的信息管理基礎設施,并且對信息的需求更為強烈 |
● ● ●
以上就是注會考試《財務成本管理》科目知識點“作業成本法的優點、局限性與適用條件”相關內容,完成該知識點的學習后可以點擊下方模塊,開啟習題練習
注:以上內容選自閆華紅老師《財務成本管理》科目基礎班授課講義
(本文是東奧會計在線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東奧會計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