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中心_2025注會《財管》考點搶先學
在注冊會計師財管科目考試中,“投資中心”作為業績評價與考核的核心考點之一,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備考時,需深入掌握其定義、評價指標(如剩余收益等)、計算方法及優缺點,并注意區分與利潤中心、成本中心的差異。此知識點不僅關乎理論深度,更緊密聯系著企業戰略規劃與資源配置,對于指導實際工作、提升財務管理效能具有深遠意義。
? 25考季注會《財管》搶學考點匯總>? 備考免費資料,注冊即可打開全科資料庫>
投資中心
主要內容
一、投資中心的含義及特點
(一)含義
投資中心,是指某些分散經營的單位或部門,其經理所擁有的自主權不僅包括制定價格、確定產品和生產方法等經營決策權,而且還包括投資規模和投資類型等長期投資決策權。
(二)與其他中心的比較
表18-5 | 三大責任中心特征對比表 | |||||
項目 | 應用范圍 | 權利 | 考核范圍 | 考核指標 | ||
成本中心 | 最廣 | 可控成本的控制權 | 可控的成本、費用 | 標準成本中心:是既定產品質量和數量條件下的可控標準成本 費用中心:可控費用預算結合工作質量服務水平 | ||
利潤中心 | 較窄 | 有權對其供貨的來源和市場的選擇進行決策(經營決策權) | 成本(費用)、收入、利潤 | 部門邊際貢獻 部門可控邊際貢獻 部門稅前經營利潤 | ||
投資中心 | 最小 | 經營決策權、投資決策權 | 成本(費用)、收入、利潤、投資效果(率) | 部門投資報酬率 部門剩余收益 |
二、投資中心的考核指標
1.部門投資報酬率
(1)指標計算
部門投資報酬率=部門稅前經營利潤÷部門平均凈經營資產
(2)指標的優缺點
指標優點 | ①它是根據現有的責任會計資料計算的,比較客觀 ②相對數指標,可用于部門之間以及不同行業之間的比較 ③部門投資報酬率可以分解為投資周轉率和部門經營利潤率兩者的乘積,并可進一步分解為資產的明細項目和收支的明細項目,從而對整個部門的經營狀況作出評價(利用杜邦分析體系來分解) |
指標缺點 | 部門經理會產生“次優化”行為,使部門的業績獲得較好評價,但卻傷害了公司整體的利益 |
2.剩余收益
(1)指標的計算
部門剩余收益=部門稅前經營利潤-部門平均凈經營資產應計報酬=部門稅前經營利潤-部門平均凈經營資產×要求的稅前投資報酬率
部門稅前經營利潤=部門平均凈經營資產×部門投資報酬率
擴展
部門剩余收益=部門平均凈經營資產×(部門投資報酬率-要求的稅前投資報酬率)
(2)指標的優缺點
指標優點 | ①與增加股東財富的目標一致,可以使業績評價與公司的目標協調一致,引導部門經理采納高于公司資本成本的決策 ②允許使用不同的風險調整資本成本 |
指標缺點 | ①指標是絕對數指標,不便于不同規模的公司和部門之間的比較 ②依賴于會計數據的質量 |
三、投資中心的業績報告
業績考核指標 | 主要考核指標是投資報酬率和剩余收益 補充的指標是現金回收率和剩余現金流量 |
業績報告格式 | 評價指標的預算數、實際數及實際與預算對比的差異數三欄式表格 |
知識點來源:第十八章 責任會計
以上內容選自閆華紅老師24年《財管》基礎階段課程講義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