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模經濟是指通過擴大生產規模而引起經濟效益增加的現象。規模經濟反映的是生產要素的集中程度同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規模經濟包括部門規模經濟、城市規模經濟和企業規模經濟。規模經濟的優越性:隨著產量的增加,長期平均總成本下降的特性。但這并不僅僅意味著生產規模越大越好,因為規模經濟追求的是能獲取最佳經濟效益的生產規模。
更新時間:2019-09-04 11:49:10 查看全文>>
規模經濟是指通過擴大生產規模而引起經濟效益增加的現象。規模經濟反映的是生產要素的集中程度同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規模經濟包括部門規模經濟、城市規模經濟和企業規模經濟。規模經濟的優越性:隨著產量的增加,長期平均總成本下降的特性。但這并不僅僅意味著生產規模越大越好,因為規模經濟追求的是能獲取最佳經濟效益的生產規模。
更新時間:2019-09-04 11:49:10 查看全文>>
規模經濟的優勢是:能夠實現產品規格的統一和標準化;通過大量購入原材料,而使單位購入成本下降;有利于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專業化;有利于新產品開發;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規模經濟主要有3種類型:
1、內部規模經濟。指一經濟實體在規模變化時由自己內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
2、外部規模經濟。指整個行業(生產部門)規模變化而使個別經濟實體的收益增加。如:行業規模擴大后,可降低整個行業內各公司、企業的生產成本,使之獲得相應收益。
3、結構規模經濟。各種不同規模經濟實體之間的聯系和配比,形成一定的規模結構經濟:企業規模結構、經濟聯合體規模結構、城鄉規模結構等。
制約規模經濟的因素主要有:
1、自然條件,如石油儲量決定油田規模;
內部規模經濟指的是單位產品成本取決于單個廠商的規模而不是其所在的行業規模,包括:技術經濟,財務經濟,管理經濟,商業經濟,風險承擔經濟,研發經濟。
規模經濟理論是指在一特定時期內,企業產品絕對量增加時,其單位成本下降,即擴大經營規模可以降低平均成本,從而提高利潤水平。兼并可以在兩個層次上實現企業的規模效益,即產量的提高和單位成本的降低。
規模經濟主要有3種類型:
1、內部規模經濟。指一經濟實體在規模變化時由自己內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
2、外部規模經濟。指整個行業(生產部門)規模變化而使個別經濟實體的收益增加。如:行業規模擴大后,可降低整個行業內各公司、企業的生產成本,使之獲得相應收益。
3、結構規模經濟。各種不同規模經濟實體之間的聯系和配比,形成一定的規模結構經濟:企業規模結構、經濟聯合體規模結構、城鄉規模結構等。
制約規模經濟的因素主要有:
1、自然條件,如石油儲量決定油田規模;
規模經濟效應是指適度的規模所產生的最佳經濟效益,在微觀經濟學理論中它是指,在一定產量范圍內,由于生產規模擴大而導致的長期平均成本下降的現象。
外部規模經濟是指當整個產業的產量(因企業數量的增加)擴大時(企業外部的因素),該產業各個企業的平均生產成本下降,因而有時也稱為外部經濟或范圍經濟。
最新知識問答
名師講解規模經濟
知識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