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能是企業在一定期間內能夠參與生產的全部資源,在現有狀態下所能生產產品的最大數量。通常產能大小受限于某一生產資源,這種約束性資源稱為企業產能的約束條件或瓶頸因素,如有限的機器數量、廠房的面積、現有員工的生產能力等。
更新時間:2023-02-22 17:34:30 查看全文>>
產能是企業在一定期間內能夠參與生產的全部資源,在現有狀態下所能生產產品的最大數量。通常產能大小受限于某一生產資源,這種約束性資源稱為企業產能的約束條件或瓶頸因素,如有限的機器數量、廠房的面積、現有員工的生產能力等。
更新時間:2023-02-22 17:34:30 查看全文>>
實際生產數量和企業現有產能的不協調可能表現為產能過剩或產能過低,兩者均會引起成本的增加。產能過低即應對不了現在的市場需求,即產能不足,是指在計劃期內,企業參與生產的全部固定資產,在既定的組織技術條件下,所能生產的產品數量不足,或者能夠處理的原材料數量不足。
產能的定義:
產能是企業在一定期間內能夠參與生產的全部資源,在現有狀態下所能生產產品的最大數量。通常產能大小受限于某一生產資源,這種約束性資源稱為企業產能的約束條件或瓶頸因素,如有限的機器數量、廠房的面積、現有員工的生產能力等。
產能的分類:
理論產能
也叫最大產能,是最理想狀態下企業產出的上限,是無機器故障、人員滿負荷運行、無其他意外生產中斷事件。
實際生產數量和企業現有產能的不協調可能表現為產能過剩或產能過低,兩者均會引起成本的增加。產能過剩是相對的:產能過剩是特定產品的產能過剩;產能過剩是特定時期的產能過剩;產能過剩是供給和需求結構失衡造成的。
產能與產品的區別:產能過剩并不意味著產品過剩。產能是一個技術參數,反映的是企業的加工能力,而產品則是這種能力的實際產出。因此,即使產品不過剩,產能也有可能過剩。
產能過剩產生原因
市場需求預測不準確:企業對市場需求的增長過于樂觀,導致過度投資和擴大生產規模,最終造成產能過剩。
產業政策引導不當:某些政策可能過度鼓勵特定產業的發展,導致大量企業涌入,從而造成產能過剩。
技術進步:新技術的應用提高了生產效率,但在市場需求沒有相應增長的情況下,就會出現產能過剩。
經濟周期:部分行業在經濟衰退時期,由于需求萎縮而表現出產能的相對增加,但隨著經濟的復蘇,這種產能過剩可能會得到緩解。
理論產能也稱最大產能,是最理想狀態,即無機器故障、機器滿負荷運行、無其他意外生產中斷事件下企業產出的上限。理論產能可以說明現有資源狀況下的生產極限。
更多相關知識請點擊:
業務流程重組的概念
預算產能是什么意思?
產能是企業在一定期間內能夠參與生產的全部資源, 在現有狀態下所能生產產品的最大數量。預算產能,是指在預算期考慮當期客戶需求制定預算使用的產能水平。
預算產能是編制當期生產預算的依據。
正常產能是什么意思?
正常產能,是指能夠應對平均客戶需求的企業產能水平, 包括客戶的季節性需求和周期性需求變化。正常產能是企業基于歷史數據做出長期產能計劃的依據。
更多相關知識請點擊:
最新知識問答
名師講解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