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_25年稅法二預習考點
稅務師備考正如建筑需要堅實的地基,預習能夠為接下來的深入學習提供有力的支撐,避免“地動山搖”的風險。東奧會計在線在下文中整理了稅務師《稅法二》科目預習考點,希望同學們堅持學習,牢固基礎!
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一、居民企業應納稅額的計算(大綱要求|掌握)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減免稅額-抵免稅額
1.直接計算法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金額?彌補虧損
2.間接計算法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總額±納稅調整項目金額
二、境外所得抵扣稅額的計算(大綱要求|掌握)
1.居民企業以及非居民企業,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繳納的所得稅稅額,可以從其當期應納稅額中抵免,抵免限額為該項所得依照《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計算的應納稅額;超過抵免限額的部分,可以在以后5個年度內,用每年度抵免限額抵免當年應抵稅額后的余額進行抵補:
(1)居民企業來源于中國境外的應稅所得;
(2)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取得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應稅所得。
2.居民企業從其直接或者間接控制的外國企業分得的來源于中國境外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外國企業在境外實際繳納的所得稅稅額中屬于該項所得負擔的部分,可以作為該居民企業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稅稅額,在企業所得稅稅法規定的抵免限額內抵免。
三、居民企業核定征收應納稅額的計算(大綱要求|掌握)
(一)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的范圍
1.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可以不設置賬簿的;
2.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應當設置但未設置賬簿的;
3.擅自銷毀賬簿或者拒不提供納稅資料的;
4.雖設置賬簿,但賬目混亂或者成本資料、收入憑證、費用憑證殘缺不全,難以查賬的;
5.發生納稅義務,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申報,逾期仍不申報的;
6.申報的計稅依據明顯偏低,又無正當理由的。
(二)不適用核定征收辦法的“特定納稅人”
1.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企業(不包括僅享受規定免稅收入優惠政策的企業、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
2.匯總納稅企業;
3.上市公司;
4.銀行、信用社、小額貸款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信托投資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融資租賃公司、擔保公司、財務公司、典當公司等金融企業;
5.會計、審計、資產評估、稅務、房地產估價、土地估價、工程造價、律師、價格鑒證、公證機構、基層法律服務機構、專利代理、商標代理以及其他經濟鑒證類社會中介機構;
6.專門從事股權(股票)投資業務的企業;
7.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企業。
(三)核定征收辦法
1.核定應稅所得率
2.核定應納稅額
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零售出口企業核定征收的有關規定(大綱要求|掌握)
1.適用條件
綜試區內的跨境電商企業,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試行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辦法:
(1)在綜試區注冊,并在注冊地跨境電子商務線上綜合服務平臺登記出口貨物日期、名稱、計量單位、數量、單價、金額的;
(2)出口貨物通過綜試區所在地海關辦理電子商務出口申報手續的;
(3)出口貨物未取得有效進貨憑證,其增值稅、消費稅享受免稅政策的。
2.核定辦法
綜試區內核定征收的跨境電商企業應準確核算收入總額,并采用應稅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應稅所得率統一按照4%確定。
3.其他政策
綜試區內實行核定征收的跨境電商企業符合小型微利企業優惠政策條件的,可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其取得的收入屬于免稅收入的,可享受免稅收入優惠政策。
四、企業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有關所得稅處理(大綱要求|掌握)
1.轉讓限售股的納稅人
轉讓限售股取得收入的企業(包括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
2.轉讓代個人持有的限售股
因股權分置改革造成原由個人出資而由企業代持有的限售股,企業在轉讓時按以下規定處理:
(1)企業轉讓上述限售股取得的收入,應作為企業應稅收入計算納稅。
(2)上述限售股轉讓收入扣除限售股原值和合理稅費后的余額為該限售股轉讓所得:
應納稅所得額=限售股轉讓收入-限售股原值-合理稅費
(3)企業未能提供完整、真實的限售股原值憑證,不能準確計算該限售股原值的,主管稅務機關一律按該限售股轉讓收入的15%,核定為該限售股原值和合理稅費:
應納稅所得額=限售股轉讓收入×(1-15%)
(4)依照規定完成納稅義務后的限售股轉讓收入余額轉付給實際所有人時不再納稅。
(5)依法院判決、裁定等原因,通過證券登記結算公司,企業將其代持的個人限售股直接變更到實際所有人名下的,不視同轉讓限售股。
所屬章節:第一章 企業所得稅
注:以上內容選自張泉春老師2024年《稅法二》輕一基礎班授課講義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