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折舊_2025年《初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跟學打卡
初級會計考試備考,大家一定要按部就班,踏踏實實的跟進復習。下面是東奧會計在線為大家帶來的《初級會計實務》的重要知識點,一起來學習吧!
固定資產折舊 重要程度★★★|大綱要求 掌握
(一)固定資產折舊概述
企業應當在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內,按照確定的方法對應計折舊額進行系統分攤。
應計折舊額,是指應當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原價扣除其預計凈殘值后的金額,已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還應當扣除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累計金額。
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使用情況,合理確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1.影響固定資產折舊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 | 內容 |
(1)固定資產原價 | 固定資產的成本 |
(2)預計凈殘值 | 假定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已滿并處于使用壽命終了時的預期狀態,企業目前從該項資產處置中獲得的扣除預計處置費用后的金額 |
(3)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 固定資產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累計金額 【點撥】每計提一次減值準備,后續期間都應按計提減值準備后的價值重新計算折舊。 |
(4)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 | 使用固定資產的預計期間,或者能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的數量 |
2.計提折舊的范圍
項目 | 內容 |
確定范圍 | 除以下情況外,企業應當對所有固定資產計提折舊: (1)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2)單獨計價入賬的土地 【點撥】進入到更新改造階段并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待改造完成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后再按要求計提折舊 |
注意事項 | (1)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不計提折舊 【小新點】固定資產折舊起止時間:掐頭不去尾 (2)固定資產提足折舊后,不論能否繼續使用,均不再計提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也不再補提折舊 (3)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估計價值確定其成本,并計提折舊;待辦理竣工決算后,再按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但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已提不改) |
3.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的復核
企業至少應當于每年年度終了,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進行復核。
使用壽命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固定資產使用壽命。
預計凈殘值預計數與原先估計數有差異的,應當調整預計凈殘值。
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預期消耗方式有重大改變的,應當改變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二)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
企業應當根據與固定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的預期消耗方式,合理選擇固定資產折舊方法。可選用的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
1.年限平均法(又稱直線法)
項目 | 內容 |
特點 | 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采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是相等的 |
計算公式 | 方法一: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 =固定資產原值×(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 月折舊額=年折舊額÷12 方法二: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月折舊率 【點撥】預計凈殘值為零時: |
2.工作量法
項目 | 內容 |
概念 | 根據實際工作量計算固定資產每期應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 |
計算公式 |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3.雙倍余額遞減法
項目 | 內容 |
概念 | 在不考慮固定資產預計凈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期初固定資產原價減去累計折舊后的余額和雙倍的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 |
特點 | 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固定資產使用早期計提折舊金額較高,以后逐年遞減;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到期的最后兩年之前,不考慮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固定資產的年折舊率保持不變,直到最后兩年,改為直線法計提折舊,將剩余價值平均攤銷 |
項目 | 內容 |
計算公式 | 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年限×100% 年折舊額=每個折舊年度年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年折舊率 月折舊額=年折舊額÷12 一般應在固定資產使用年限到期前的最后兩年,將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平均攤銷 |
4.年數總和法
項目 | 內容 |
概念 | 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后的余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這個分數的分子為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壽命,分母為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逐年數字總和 |
特點 | 采用年數總和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各年中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的余額始終保持不變,年折舊率逐年降低,折舊額逐年減少,逐年降低的幅度較雙倍余額遞減法有所減緩 |
計算公式 | 年折舊率=(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2]×100% 或者: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的年數總和×100% 【小新點】 年折舊率=還能用幾年÷年數總和×100%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 月折舊額=年折舊額÷12 |
(三)固定資產折舊的賬務處理
1.科目設置
“累計折舊”科目:資產類備抵科目,借減貸加,貸方登記企業計提的固定資產折舊,借方登記處置固定資產轉出的累計折舊,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固定資產的累計折舊額。
2.賬務處理
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計提的折舊應當記入“累計折舊”科目,根據固定資產的用途和受益對象性質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或者當期損益。具體賬務處理如下:
借:制造費用[基本生產車間所使用的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
管理費用[行政管理部門、財務部門等所使用的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
銷售費用[銷售部門所使用的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
在建工程[用于自行建造工程的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
研發支出[用于研發活動的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
其他業務成本[經營租出的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等
貸:累計折舊
注:以上內容選自馬小新老師25年《初級會計實務》基礎班授課講義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