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注會審計章節習題第十章:采購與付款循環的審計
注會考試《審計》第十章為采購與付款循環的審計,是非重要的考試章節之一,主要在綜合題中考查。最近五年考試平均分值2分左右。有些知識點無需通過習題輔助理解,即可透徹的掌握,但是通過做題積攢下來的答題經驗和技巧是無論如何也替代不了的,所以無論考生對教材掌握情況如何,在考前都要抽出時間進行習題練習哦!
推薦閱讀:注會審計章節習題匯總 | 注冊領全科免費備考資料
第十章:采購與付款循環的審計
【單選1】下列有關采購業務相關控制活動的說法中,不恰當的是( )。
A、采購部門在收到請購單后,只能對經過恰當批準的請購單發出訂購單
B、驗收后,驗收部門應對已收貨的每張訂購單編制一式多聯、預先按順序編號的驗收單,作為驗收和檢驗商品的依據
C、通過對入庫單的預先編號以及對例外情況的匯總處理,被審計單位可以應對存貨和負債記錄方面的完整性風險
D、編制連續編號的請購單,僅與采購交易的“完整性”認定相關
【答案】D
【解析】
選項D不恰當,請購單是證明有關采購交易的“發生”認定的憑據之一,也是采購交易軌跡的起點。
【提示】針對選項D:
①請購單不強制要求連續編號(整體),但可以分部門進行連續編號。
②連續編號通常主要與完整性認定相關,但也可以為發生認定提供證據,比如記錄采購的存貨,如果沒有請購單,那么可能認為該采購是虛構的,與存貨的“存在”認定或采購交易的“發生”認定相關。
● ● ●
【單選2】下列各項實質性程序中,與存貨的準確性、計價和分攤認定最相關的是( )。
A、參照賣方發票,比較會計科目表上的分類
B、復算包括折扣和運費在內的賣方發票填寫金額的準確性
C、檢查賣方發票、驗收單、訂購單和請購單的合理性和真實性
D、從賣方發票追查至采購明細賬
【答案】B
【解析】
選項A與存貨的分類認定最相關,選項C與存貨的存在認定最相關,選項D為“順查”,與存貨的完整性認定最相關。
【提示】
(1)針對選項B:強調了發票填寫金額的準確性,這直接影響存貨的入賬金額,從而與存貨的準確性、計價和分攤認定最相關。準確性、計價和分攤認定涉及兩方面考慮:入賬金額是否準確+減值相關問題。
(2)針對選項C:如果經檢查賣方發票、驗收單、訂購單和請購單不真實、不合理,那么記錄的與之相關的存貨,很可能是虛構的,從而違反存貨的存在認定。
● ● ●
【多選1】以下審計程序中,有助于發現被審計單位年末未入賬應付賬款的有( )。
A、對本期發生的應付賬款增減變動,檢查至相關支持性文件,確認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B、檢查資產負債表日后應付賬款明細賬借方發生額的相應憑證,關注其驗收單、供應商發票的日期,確認其入賬時間是否合理
C、獲取并檢查被審計單位與其供應商之間的對賬單以及被審計單位編制的差異調節表,確定應付賬款金額的準確性
D、結合存貨監盤程序,檢查被審計單位在資產負債表日前后的存貨入庫資料,檢查相關負債是否計入了正確的會計期間
【答案】A,C,D
【解析】
檢查應付賬款是否計入正確的會計期間,是否存在未入賬的應付賬款:
(1)對本期發生的應付賬款增減變動,檢查至相關支持性文件,確認會計處理是否正確(選項A);
(2)檢查資產負債表日后應付賬款明細賬貸方發生額的相應憑證,關注其驗收單、供應商發票的日期,確認其入賬時間是否合理(選項B錯誤);
(3)獲取并檢查被審計單位與其供應商之間的對賬單以及被審計單位編制的差異調節表,確定應付賬款金額的準確性(選項C);
(4)針對資產負債表日后付款項目,檢查銀行對賬單及有關付款憑證(如銀行匯款通知、供應商收據等),詢問被審計單位內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員,查找有無未及時入賬的應付賬款;
(5)結合存貨監盤程序,檢查被審計單位在資產負債表日前后的存貨入庫資料(驗收報告或入庫單),檢查相關負債是否計入了正確的會計期間(選項D)。
【提示】
(1)針對選項C:通過對賬單及差異調節表,可能發現企業應該記錄的應付賬款等負債未記錄,從而為報告年度漏記提供證據,查找到報告年度未入賬的應付賬款。
(2)針對選項D:通過檢查,可能發現采購存貨對應的應付賬款應該記錄于報告年度,卻記在了日后的情形,從而為報告年度漏記提供證據,查找到報告年度未入賬的應付賬款。
● ● ●
【多選2】獲取期后收取、記錄或支付的發票明細,從中選取項目進行測試并實施程序,以下屬于注冊會計師尋找未入賬負債的測試程序的有( )。
A、評價費用是否被記錄于正確的會計期間,并相應確定是否存在期末未入賬負債
B、檢查支持性文件,以確定收到商品/接受服務的日期
C、追蹤已選取項目至應付賬款明細賬、貨到票未到的暫估入賬和/或預提費用明細表,并關注費用所計入的會計期間
D、檢查支持性文件,以確定收到商品應在期末之前入賬的日期
【答案】A,B,C,D
【解析】
獲取期后收取、記錄或支付的發票明細,包括獲取支票登記簿/電匯報告/銀行對賬單(根據被審計單位情況不同)以及入賬的發票和未入賬的發票。從中選取項目(盡量接近審計報告日)進行測試并實施以下程序:
(1)檢查支持性文件,如相關的發票、采購合同/申請、收貨文件以及接受服務明細,以確定收到商品/接受服務的日期及應在期末之前入賬的日期。
(2)追蹤已選取項目至應付賬款明細賬、貨到票未到的暫估入賬和/或預提費用明細表,并關注費用所計入的會計期間。調查并跟進所有已識別的差異。
(3)評價費用是否被記錄于正確的會計期間,并相應確定是否存在期末未入賬負債。
● ● ●
考點鏈接
本章涉及到的重要考點,東奧會計在線已結合注會審計《輕一》的著書作者——劉圣妮老師的課程講義,為注會考生提煉成集,建議考生學練結合,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點擊下方鏈接,學習重要內容。
檢查應付賬款是否計入正確的會計期間,是否存在未入賬的應付賬款 |
以上是注會《審計》科目第十章的章節習題內容,想獲得緊隨新考季考核方向的新題好題,可以關注東奧官網。2024年注會考試已經啟程,更多注會實用備考干貨盡在東奧會計在線。25年注會新課上線,點擊下圖了解課程詳情!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