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性_25年注冊會計師審計學習要點




注冊會計師審計第二十三章聚焦審計業務對獨立性的要求,是考試中的高頻考點,近年分值穩定在6分左右,且以簡答題形式出現。以下是東奧整理的25年注冊會計師審計第二十三章學習要點精講,趕快來學習吧!
【所屬章節】
第二十三章:審計業務對獨立性的要求
第一節:基本概念和要求
【知 識 點】
獨立性
(一)獨立性的含義
獨立性包括實質上的獨立性和形式上的獨立性。
1.實質上的獨立性:是指注冊會計師在作出職業判斷和提出結論時,發自內心地遵循了誠信原則、客觀公正原則,保持了職業懷疑。
2.形式上的獨立性:是指注冊會計師在理性且充分知情的第三方看來是否獨立,即理性且充分知情的第三方在權衡所有相關事實和情況后,認為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項目團隊成員等相關人員遵循了誠信原則、客觀公正原則,保持了職業懷疑。
(二)識別、評價和應對可能對獨立性產生的不利影響
針對具體情形,會計師事務所及其相關人員應當識別可能對獨立性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包括自身利益、自我評價、密切關系、外在壓力、推介或代理等行為,并采取下列步驟:
(1)識別對獨立性的不利影響;
(2)評價不利影響的嚴重程度;
(3)必要時,采取防范措施消除不利影響或將其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 ● ●
以上就是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科目知識點“獨立性”的相關內容,審計科目對刷題的要求雖然不算太大,但是在基礎入門階段,習題能對考生們理解知識點起到不小的作用,以下為免費題庫內容,快來打卡吧!
注:以上內容選自張敬富老師《審計》科目基礎班授課講義
(本文是東奧會計在線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東奧會計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