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成本的計算原理_2025年注會財管學習要點




在注會財管考試中,該內容既是難點也是區分考生邏輯能力的關鍵考點——考題中常以計算題形式考查作業成本分配流程,或通過案例分析要求對比傳統法與作業成本法的結果差異,其理論與實務結合的特點尤為突出。
【所屬章節】
第十四章:作業成本法
第二節:作業成本計算
【知 識 點】
作業成本的計算原理
(一)作業的認定
作業的認定需要對每項消耗資源的作業進行定義,識別每項作業在生產活動中的作用、與其他作業的區別,以及每項作業與耗用資源的聯系。
(二)作業成本庫的設計
1. 作業成本庫的含義
作業成本庫是一項作業或具有共同成本動因的多項作業的集合,并以該作業動因作為唯一的分配標準將作業庫的成本分配給產品或服務。
2.作業成本庫的分類
(1)單位級作業成本庫
(2)批次級作業成本庫
(3)品種級(產品級)作業成本庫
(4)生產維持級作業成本庫
1.單位級作業成本庫
2.批次級作業成本庫
3.品種級(產品級)作業成本庫
4.生產維持級作業成本庫
(三)資源成本分配到作業
資源成本借助于資源成本動因分配到各項作業。
資源成本可以直接追溯至特定的作業時,該資源成本為作業的直接計入成本;
資源成本需要分配計入不同作業成本時,該資源成本為作業的間接計入成本。
(四)作業成本分配到成本對象
作業成本借助于作業成本動因分配到產品(或勞務)。
提示
動因的分類
作業動因的進一步分類
種類 | 含義 | 選擇時的適用情況 |
業務動因 | 用執行頻率或次數計量的成本動因 | 執行每次作業的成本(包括每次耗用的時間和單位時間耗用的資源)相等 |
持續動因 | 用執行時間計量的成本動因 | 每次耗用的時間不同,但執行作業的單位時間耗用的資源相等 |
強度動因 | 是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將作業執行中實際耗用的全部資源單獨歸集,直接計入某一特定的產品的成本動因 | 適用于某一特殊訂單或某種新產品試制等,用產品訂單或工作單記錄每次執行作業時耗用的所有資源 |
● ● ●
以上就是注會考試《財務成本管理》科目知識點“作業成本的計算原理”相關內容,完成該知識點的學習后可以點擊下方模塊,開啟習題練習
注:以上內容選自閆華紅老師《財務成本管理》科目基礎班授課講義
(本文是東奧會計在線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東奧會計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