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強度!會計、審計難度大,注會新考季如何搭配備考?
《會計》和《審計》同列為注冊會計師專業階段考試的“三座大山”,是否可以同年搭配備考?《會計》作為注會考試的基礎學科,首次報考的考生傾向于以《會計》為基礎,搭配其他科目共同報考。《審計》雖難,但其中的一些主觀題的解答需要用到會計的知識,且兩科一文一理,具備相應知識基礎的情況下,也可以選擇搭配備考。以下為新考季的搭配備考建議,一起來看!
學習難度:會計:★★★ 審計:★★★
適配人群:這一組合適合有一定會計、審計基礎、學習時間比較充裕、擅長理解的考生來進行選擇。
備考周期:
注冊會計師的教材通常是三月上市,八月下旬進行考試。那么如果每天在能夠保證有4個小時的學習時間的情況下,最晚也要在4月份開始學習。如果每天的學習時間小于4小時,那么需要更早投入學習之旅。
學習時間:
建議會計占總學習時間的60%左右;審計占總學習時間的40%左右。
當然具體備考時間還要結合自己對科目的熟悉程度合理安排。
會計是注會6科當中的基礎學科,它是學好其他幾科的基礎,也是在注會考試中相對較難的科目。
大家在學習會計過程中要以“理解”為主,因為會計考試覆蓋面比較廣,只要列入大綱的內容都是考試的考查范圍,這就要求大家要全面掌握教材上的內容;
另外,因為會計內容綜合性較強,考試比較重視考生對知識的理解、實際應用以及職業判斷能力,所以在學習的時候要學會理論聯系實際,注重理解運用。
審計與會計相比雖然沒有大量的計算,但是由于審計教材的表述都是援引審計準則,而審計準則又多是從國外文獻翻譯過來的,這就導致初學者覺得非常晦澀難以理解。
建議大家先聽老師的講解,由表及里幫助大家把晦澀的語言翻譯成通俗易懂的內容,然后再去研讀教材,來把握審計的本質。
作為一門文字型的學科,審計的考題大部分是可以在教材找到原文,但是有些題目還是需要和會計的知識點相結合,這就要求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除了掌握審計的內容外還要有一定的會計基礎。
從歷年的審計試題來看,其主要體現了“全面考核、重點突出、理論與實務相結合”的原則,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千萬不要死記硬背,要抓住重點、難點、多聽、多思、多練。
學習階段 | 學習時長(以每天4h為例) | 每科學習時長(h) | |
會計 | 審計 | ||
基礎階段 | 4月-7月上旬 | 180h | 120h |
強化階段 | 7月中旬-8月上旬 | 72h | 48h |
沖刺階段 | 8月中旬-考前 | 36h | 24h |
合計 | 4個月(120天) | 288h | 192h |
基礎階段(4月-7月上旬)
建議兩科一起學,但以會計為主,在7月上旬要完成第一輪學習。
會計第一輪學習要求將基礎知識及教材例題掌握到60%,建議聽東奧注會基礎班課程進行學習,認真聽每章的課程講解,將基礎打扎實。同時可跟隨聽課進度搭配《輕一》等圖書進行知識點復習與習題練習。此輪復習應一鼓作氣,保持自信心,對于復雜知識點可先戰略性放棄,將注意力放在基礎知識點上。
由于審計知識點晦澀難懂,第一輪學習建議使用東奧注會基礎班課程跟隨老師進行學習,同時搭配《輕一》等圖書進行習題練習。對于審計,第一輪學習要以理解為主,理清知識框架,學習過程中注意標注重點內容,方便后續背誦記憶。
強化階段(7月中旬-8月上旬)
會計二輪復習建議擊破重難點,著力于考試中分值高的重點章節,努力做到學精、學透。此階段還可搭配《輕二》等圖書或東奧沖刺課程進行大量的習題練習。第二輪復習要保證能將知識點掌握到70%-80%,能獨立完成主觀題目。
審計的二輪復習重點則在重要知識點的系統記憶上,也可以搭配《輕二》等圖書和習題精講班等進行系統的題目練習,以題帶點,通過做題的方式達到記憶的目的,同時還能揣摩出題人的出題思路和出題角度。
在進行題目練習時,不論哪一科,都切忌眼高手低,尤其是綜合題等大題,應獨立完整的完成題目,邊看答案邊做題或者光想做題思路而不下手計算等做題方法都不可取。
沖刺階段(8月中旬-考前)
第三階段兩科都建議結合東奧沖刺課程梳理重要知識點,做最后的沖刺。回顧之前做錯的題目,有針對性的差缺不漏。審計因其考試特點在此期間要更強化背誦記憶。同時建議最后一周每天做一套模擬題試卷,模擬考試環境,提前適應考試。
此外,這個階段要注重機考的練習,可以每天在東奧的機考系統中做些習題,培養自己對機考的熟悉程度,盡快幫助自己適應機考環境。
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備考已經開始,會計與審計兩門科目的學習難度都屬于專業階段六科的龍頭位置,所以即使審計為文科類科目,也不容小覷!各位考生快隨東奧一起提前備考,拉長戰線,爭取順利通過考試!
(本文是東奧會計在線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東奧會計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