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本加成定價法是指以本企業的成本為基礎的一種定價方法,適用于非競爭性產品的定價。具體又包括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變動成本加成定價法、標準成本加成法。
更新時間:2023-11-17 15:14:35 查看全文>>
成本加成定價法是指以本企業的成本為基礎的一種定價方法,適用于非競爭性產品的定價。具體又包括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變動成本加成定價法、標準成本加成法。
更新時間:2023-11-17 15:14:35 查看全文>>
全部成本。
其中包括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和固定費用。這種方法是最常用的定價方式,在計算產品成本時將全部成本分攤到每件產品上,得出單位產品成本。然后再通過加入一定的利潤來計算最終的產品價格。具體的計算公式為:價格=單位成本×(1+成本利潤率)。
與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不同,可變成本加成定價法只考慮了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銷售數量較大的產品,可用來分攤固定費用和其他間接成本。具體的計算公式為:價格=單位可變成本×(1+成本利潤率)。
成本加成定價法有哪三種
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成本加成定價法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1.直接成本加成定價法
直接成本加成定價法是最基本的成本加成定價法,它以產品或服務的直接成本為基礎,加上一定的利潤來確定最終售價。具體公式為:售價= 直接成本+利潤。這種定價方法適用于生產成本易于計算、市場需求較為穩定的產品或服務。
成本加成定價法是一種以企業成本為基礎,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潤,制定商品價格的方法。其適用條件如下:
1.企業必須有明確的成本核算體系,包括成本的分類、計算和分攤方法等。
2.企業必須有穩定的成本水平和成本結構,即成本變化不會對產品價格造成較大影響。
3.企業所處的市場競爭環境相對穩定,價格變化不會對市場份額和銷售量造成較大影響。
4.企業產品的需求彈性較小,即產品價格的變化對需求的影響較小。
5.企業必須有一定的市場定位和市場份額,能夠控制一定的市場價格。
6.企業必須有一定的市場預測能力和市場反應速度,能夠及時調整價格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
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成本加成定價法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1.直接成本加成定價法
直接成本加成定價法是最基本的成本加成定價法,它以產品或服務的直接成本為基礎,加上一定的利潤來確定最終售價。具體公式為:售價= 直接成本+利潤。這種定價方法適用于生產成本易于計算、市場需求較為穩定的產品或服務。
2.平均成本加成定價法
平均成本加成定價法是一種較為靈活的成本加成定價法,它以產品或服務的平均成本為基礎,加上一定的利潤來確定最終售價。這種定價方法可以更好地反映產品或服務的整體價值和市場行情,適用于生產成本不易計算、市場需求波動較大的產品或服務。
3.邊際成本加成定價法
邊際成本加成定價法是一種較為極端的成本加成定價法,它以產品或服務的邊際成本為基礎,加上一定的利潤來確定最終售價。這種定價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利潤水平,但也可能導致市場份額的下降和消費者不滿。因此,在采用邊際成本加成定價法時需要謹慎考慮市場反應和競爭狀況。
成本加成定價法的缺點:
忽視了市場供求和競爭因素的影響,忽略了產品壽命周期的變化,缺乏適應市場變化的靈活性,不利于企業參與競爭,容易掩蓋企業經營中非正常費用的支出,不利于企業提高經濟效益。
成本加成定價法的優點:
也就是在產品成本上增加一部分盈利的方法。產品價格能保證企業的制造成本和期間費用得到補償后還有一定利潤,產品價格水平在一定時期內較為穩定,定價方法簡便易行。有助于提升其交易積極性。
更多相關知識請點擊:
成本加成定價法的優點:
也就是在產品成本上增加一部分盈利的方法。產品價格能保證企業的制造成本和期間費用得到補償后還有一定利潤,產品價格水平在一定時期內較為穩定,定價方法簡便易行。有助于提升其交易積極性。
更多相關知識請點擊:
成本加成定價法公式為:
P=c×(1+r),其中:P—商品的單價,c—商品的單位總成本,r—商品的加成率。目標利潤定價法,是根據企業總成本和預期銷售量,確定一個目標利潤率,并以此作為定價的標準。其計算公式為:單位商品價格=總成本×(1+目標利潤率)/預計銷量。
成本加成定價法的優缺點:
優點
也就是在產品成本上增加一部分盈利的方法。產品價格能保證企業的制造成本和期間費用得到補償后還有一定利潤,產品價格水平在一定時期內較為穩定,定價方法簡便易行。有助于提升其交易積極性。
缺點:
忽視了市場供求和競爭因素的影響,忽略了產品壽命周期的變化,缺乏適應市場變化的靈活性,不利于企業參與競爭,容易掩蓋企業經營中非正常費用的支出,不利于企業提高經濟效益。
相關知識推薦
最新知識問答
名師講解成本加成定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