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級會計考試題型題量及答題技巧,新手考生速看!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在初級會計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熟悉考試題型、題量以及分值分布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此外,掌握一些實用的答題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這些技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們的答題準確率。本文為大家整理了初級會計考試題型題量及答題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 購輕1豪華書課包,享9本書+195h課+3000道題庫>? 新人福利!登錄領取專屬學習資料>
2025年初級會計考試題型分值相關的內容暫未公布,預計跟去年一樣。去年初級會計考試題型分別是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不定項選擇題,各題型題量和分值如下:
題型 | 初級會計實務 | 經濟法基礎 | ||||
題量 | 分值 | 合計 | 題量 | 分值 | 合計 | |
單選題 | 20 | 2 | 40 | 23 | 2 | 46 |
多選題 | 10 | 2 | 20 | 10 | 2 | 20 |
判斷題 | 10 | 1 | 10 | 10 | 1 | 10 |
不定項 | 15 | 2 | 30 | 12 | 2 | 24 |
合計 | 55 | - | 100 | 55 | - | 100 |
評分規則如下:
■ 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 多項選擇題:每小題備選答案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請至少選擇兩個答案,全部選對得滿分,少選得相應分值,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 判斷題:每小題答題正確得分,錯答、不答均不得分。
■ 不定項選擇題:每小題備選答案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每小題全部選對得滿分,少選得相應分值,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
■ 單項選擇題
(1)難度指數:★
從對歷年初級會計考試情況的分析來看,單項選擇題屬于難度比較小的一種題型,主要考查一些基本概念和簡單的計算,取得高分相對比較容易,而在單項選擇題中得高分也是通過考試的關鍵所在。因此,打好基礎至關重要。
(2)解題技巧
1.有些題目要求選擇“不屬于”、“不正確”的選項,一定要注意這些關鍵詞;
2.在對待模棱兩可的純文字類型的題目時,要認真的把4個備選答案都看一遍并做一下比較,再進行選擇;
3.熟悉出題人命題思路。近幾年的命題思路有以下幾種:
a.純文字型題目,要求考生準確地鑒別出表述最貼近題意的一項,個別題目要注意,雖然單看選項描述沒有問題,但是描述的內容可能是與題干沒有關系的,需要仔細甄別。
b.計算型題目,要求考生在掌握相關知識點的同時準確地進行計算。
c.分錄型題目,要求考生對經濟業務作出準確的會計處理。
■ 多項選擇題
(1)難度指數:★★
多選題要求考生在4個選項中選擇出 2個或 2 個以上的正確選項,通常比單選題難度大很多,往往也是丟分的“重災區”,因此,在做多項選擇題時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拿不準的選項一定不要貿然進行選擇。
(2)解題技巧
解題的關鍵是尋找和破解“題眼”。練就自己的“火眼金睛”,找到命題人容易出題的地方,也就是“題眼”,才能提高答題的準確率。而在多項選擇題中考查易錯易混的知識點就是命題人的偏好,除針對單個知識點的考查外,還會綜合考查不同的知識點,如在初級會計實務中將第三章的存貨與第五章的應交稅費及第七章的收入或費用結合出題、在經濟法基礎中將經濟補償金與賠償金結合出題,這要求考生對不同知識點的相同或不同之處進行分析、比較、歸納和總結。
■ 判斷題
(1)難度指數:★
判斷題中基本都是對基礎概念或理論的考查,因此,想拿高分還是比較容易的。
(2)解題技巧
判斷題中尤其要注意好好讀題,比如要看清楚題干中是“借方”還是“貸方”,是“期初”還是“期末”,是“屬于”還是“不屬于”,是“征收”還是“不征收”等,諸如此類的文字內容都屬于判斷題中的考查點,考生一定要注意。
■ 不定項選擇題
(1)難度指數:★★★
對于初級會計實務科目而言,不定項選擇題的綜合性最強,難度也最大,往往涉及跨章節知識點的合并考查,前面小問的計算錯誤可能會導致最后一兩問的結果產生連續性錯誤,因此使不定項選擇題的整體難度大大上升。
而在經濟法基礎科目中則可放寬心,該科目的不定項選擇題中,題目之間幾乎沒有關聯關系,重點知識的考查相對固定,考生只要有針對性地復習,不定項選擇題也不會成為過關的阻礙。
(2)解題技巧
在做不定項選擇題時,謹慎性選擇是最佳策略。大家要遵循“穩準”原則,只選擇非常有把握的選項,對于模棱兩可的選項,寧可少得分也不要冒進選擇,獲得少選部分比例的分值,提高綜合分數。另外,由于題目材料的文字內容較多,很容易忘記或者遺漏重要信息,因此,大家在閱讀材料時,要看清題干描述,認真審題,避免因審題不清誤入陷阱,影響4道小題目的作答。
沒有太晚的開始,只有過早的放棄。備考初級會計考試,重在堅持和積累。想要在2025年收獲初級會計證書,大家就要好好努力哦!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東奧會計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