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信息質量要求_2025年《初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跟學打卡
備考初級會計的同學們學習進展如何了?相信大家的努力付出,終會有有所回報。以下是《初級會計實務》高頻考點,一起來學習吧!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重要程度 ★★★|大綱要求 掌握
(一)相關概念
項目 | 概念 |
會計信息質量 【選修】 | 是指會計信息符合會計法律、會計準則等規定要求的程度,是滿足企業利益相關者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
會計信息 質量要求 | 是使財務報告所提供會計信息對投資者等信息使用者決策有用應具備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可理解性、可比性、相關性、謹慎性、及時性、重要性、實質重于形式等 |
(二)具體內容
1.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
可靠性是高質量會計信息的重要基礎和關鍵所在。
【選修】
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要求企業不能以虛假的交易或事項進行核算,也不能存在遺漏,同時還要求企業會計信息應當是中立的、無偏的,不得為了達到某種事先設定的結果或效果,通過選擇或列示有關會計信息以影響決策和判斷。
例如,會計迫于管理層壓力,為了操縱當期利潤,在資產負債表日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的賬面價值進行評估時,故意少確認或多確認減值損失,而不是基于資產減值跡象的客觀事實進行職業判斷并獲得評估結果,則基于以上情況提供的會計信息不符合可靠性。
2.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便于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選修】
對于性質和功能不同的項目應當分項列示,對于性質和功能相同的項目應當合并列示,不僅對合并列示的項目,即使對于分項列示的項目也應根據需要加以附注說明。不得使用含糊其詞、夸大或者縮小等性質的詞句,不得有誤導性陳述。
例如,對于財務會計報表中計提減值準備的資產項目,在財務會計報表的正表中采用凈額列示的,應在附注中說明相應已計提減值準備的金額;財務會計報表中匯總合計列報的項目,如資產負債表中貨幣資金、存貨等項目,應在附注中逐項列示并說明明細核算信息。
小新點
比較時僅保留一個變量,即:同企不同時,同時不同企。
3.可比性
可比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相互可比,主要包括兩層含義 :
(1)同一企業不同時期可比。
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采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如需變更,應當在附注中予以說明。
(2)不同企業相同會計期間可比。
不同企業同一會計期間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采用同一會計政策,確保會計信息口徑一致、相互可比。
4.相關性
相關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者預測。
【選修】例如,在財務會計報告中區分收入和利得、費用和損失,有助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評價企業實際的盈利能力,同時還有助于預測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
5.謹慎性
謹慎性要求企業對交易或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
例如,要求企業對可能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對售出商品很可能發生的保修義務確認預計負債、對很可能承擔的環保責任確認預計負債 。 ?
補充
對于前期價值消耗大、后期價值消耗小的固定資產,采用加速折舊的方法計提折舊,體現謹慎性要求。
6.及時性
及時性要求企業對于已經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及時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不得提前或延后。
及時性要求貫徹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全過程,要求及時收集信息、及時處理信息和及時傳遞信息。
7.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項
在實務中,如果某項會計信息的省略或者錯報會影響投資者等財務報告使用者據此作出決策,該信息就具有重要性。
重要性的應用需要依賴職業判斷,企業應當根據其所處環境和實際情況,從項目的功能、性質和金額大小等多方面加以判斷。
例如,企業發生的某些支出金額較小,原本需要在若干會計期間進行分攤,但根據重要性要求,可以簡化處理,一次性計入當期損益。
8.實質重于形式(經濟實質>法律形式)
實質重于形式要求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不僅僅以交易或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
例如,企業租入的資產(短期租賃和低價值資產租賃除外),雖然在法律形式上企業不享有所有權,但從其經濟實質來看,企業能夠控制租入資產所創造的未來經濟利益,在會計核算時就應當將租入的資產視為企業的資產。
注:以上內容選自馬小新老師25年《初級會計實務》基礎班授課講義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