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注會《戰略》復習知識點:國際市場進入模式-出口




注冊會計師考試越來越近,現階段備考應注重知識點的查漏補缺,小編整理注會戰略復習知識點,幫助大家強化備考,順利過關!
【復習知識點】國際市場進入模式
企業進入國外市場的模式主要有出口、股權投資、非股權安排等幾種。每一種進入模式都有各自的利弊。
(一)出口。出口模式是指產品在本國生產,但輸入到目標國進行銷售,或者說是通過產品輸出進入國外市場的方式。
商品與服務出口貿易是企業國際化經營相對比較簡單,也是比較普遍的進入外國市場的方式。企業國際化經營選擇出口方式要研究以下問題:
1.目標市場選擇
目標市場選擇又涉及兩個層面:一是目標市場的區域路徑;二是在東道國細分市場的目標客戶的定位。
(1)目標市場的區域路徑。目前存在著兩種選擇國際市場的方式:
①傳統方式。又稱連續方式。一般情況而言,高新技術產品在發達國家出口的國別路徑是先到經濟技術發展水平相類似的發達國家,然后再到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則是先到環境類似的發展中國家,最后再逐步走向發達國家。但發展中國家的農產品、礦產品等初級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的低端產品主要流向是發達國家。
②新型方式。又稱不連續方式。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許多產業中的全球分工體系已經形成,全球同步使用新產品。此時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該產業中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國別路徑是先到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以占領世界最大市場,然后再走向發展中國家。
(2)選擇目標客戶。目標客戶選擇的基礎是市場細分。各國之間的細分市場通常在數量、大小和特點上存在差別。
2.選擇進入戰略
一旦目標細分市場被選定,下一步就是制定最好的戰略打入該細分市場。最重要的戰略決策是:應該在全球推廣標準化的產品,還是針對不同國家的不同需求修改產品和營銷組合?
值得一提的是,目標市場選擇與進入戰略選擇不僅適用于出口模式,企業進入國外市場的另外兩種模式——股權投資和非股權安排,也都面臨同樣的選擇問題,前面闡述的類型也同樣適用于那兩種模式。
一件事無論太晚或者太早,都不會阻攔你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這個過程沒有時間的期限,只要你想,隨時都可以開始。大家一定要記得進行注會準考證打印,千萬不要忘記錯過哦。